□ 王楚文
日前,在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作出了具体部署。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尤其要做好数据安全工作。
移动政务已成为政府机构提升政务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
作为移动办公的重要载体,手机信息安全成了重中之重。Gemalto报告显示,在2017年被盗的数据中,因内部恶意泄露、员工疏忽无意泄露等造成的信息被盗占86%。相关数据也显示,目前单月移动威胁恶意样本数量已经接近千万,黑客利用“隐身大盗”“键盘黑手”等手机木马和恶意程序频频入侵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移动数据在不同设备和网络之间进行传输,使得公司网络和敏感性数据出现了漏洞且容易受到攻击。而且,这种安全风险值正在不断地增长。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移动办公设备超出了内部团队的控制范围。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尤其是超大型企业,面对上千个不同层次工作人员同时访问互联网与政务应用、企业应用的网络环境,如何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数据泄漏可能,同时又要有效保障业务部门的高效运行,降低信息部门的运维压力,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国内唯一通过等保三级的移动工作平台,蓝信移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信)自2013年7月份推出起就将自己的使命确定为以最安全的移动工作平台,引领工作方式的变革,促进企业效率提升和智能协同,助力大型企业创造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根据移动办公安全风险的特性,蓝信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系列安全应用,获得了ISO27001认证,同时有研究国密的中科院院士对系统安全性进行自主研发评审,还有业界特别强大的“360安全国家队”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
首先,整体来讲,相比普通的移动办公软件,蓝信在架构安全、客户端安全、传输安全、服务端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等多方面采用了业内领先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了平台可靠性,适应了新形势下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保密工作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商业及政务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在很多细节安全的设计上,例如移动设备的易失性是造成企业、政府数据泄露的隐患之一。在每年丢失的7000万部手机中,有60%都包含敏感信息。蓝信为全面保障业务安全,设计了远程数据擦功能,员工手机丢失或者离职时,可对员工信息进行擦除处理。另外,蓝信内嵌文档阅读器,确保所有内部文档均可以在平台内打开,避免了内容通过第三方应用打开而导致的信息泄密风险。所有文档带有个人身份电子水印,进一步防止截屏、保障文档安全。基于蓝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地广人稀、沟通见面都不方便的呼伦贝尔市国税局使用蓝信作为纳税人服务平台,利用蓝信外部联系人功能添加纳税人企业为外部联系人,保证了各个纳税人企业的保税资料在平台传输的安全性。
其次,维护业务安全是移动办公的关键,蓝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不仅为客户提供独立部署、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托管服务三种部署方式,而且能为客户解决定制化的开发需求。同时也能享受由客户服务、客户成功、定制化开发三大团队提供的7×24小时专属化服务支持。在过去,由于安全和管理的要求,新华社各个分社的记者向总社供稿的通道并不畅通,但在应用蓝信专属化的在线供稿平台服务后,利用即时通信的能力和安全可靠的优点,彻底解决了这一工作痛点,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文件的安全性。而场景化的定制需求将是未来移动办公平台的一大特征,目前基于蓝信针对这一需求打造的开发平台,不管是蓝信内部定制化开发团队,还是客户或第三方的开发者,都能通过非常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满足自身需求、特殊化场景的应用服务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蓝信的“专属”优势。
此外,维护移动政务的安全,既要防止重要信息“跑出去”,也要拦截垃圾信息“闯进来”。防止不良信息向内部传播是防范移动政务风险不容小觑的部分。蓝信为用户构建了严密的信息“过滤网”,支持设置组织内敏感词、审核公告内容,用户建群和群发规模,从细微处起到了净化组织内信息环境的作用。
蓝信移动办公平台通过深耕技术创新解决传统安全挑战,助力政府客户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推进并加速移动化进程,提升运维能力和效率,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