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江苏宿迁:“支部+电商”引领奔小康

近年来,电商产业在宿迁蓬勃兴起,2017年已成为全市千亿级产业,越来越多的党员电商户在带头致富道路上发挥着“引擎”作用

□ 彭 红 凌军辉 丁冬霞

“今年我们村里的5名发展对象有3名是电商户,他们政治素质强、带富能力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庙头社区党委书记王彬骄傲地说。

庙头镇是宿迁市6个“中国淘宝镇”之一,该镇直接从事花木电商的人数超过5000人。近年来,电商产业在宿迁蓬勃兴起,2017年已成为全市千亿级产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党员电商户,在带头、带领致富的道路上发挥着“引擎”的作用。

“我们既有‘顶天立地’的中国宿迁电商产业园,也有铺天盖地的‘支部+电商’示范点、实训基地、党员电商户……”当前,“支部+电商”已成为宿迁基层干部和百姓口中的“新名词”。

2015年,宿迁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支部+电商”党建富民“1+5”系列文件,核心要义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牵手电商,做大产业,致富百姓。

“以前是提篮小卖,卖不出好价格;现在是网上销售,价格翻番,深加工的酥梨、梨汁、梨醋、梨花鸡等特色农产品价格更是看涨。”顺河街道林苗圃村村民李大勇告诉新华社记者,现在梨子好卖了,他对“支部+电商”一见倾心。

几年前,网络销售农产品还是个新课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带头人首先要接上互联网思维。宿迁市委明确提出要着力向大众创业、农村电商、农业转型要增收,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富起来。

“镇里专门为我们村党组织书记开设电子商务培训,的确开了眼界,学到不少新东西。”林苗圃村党支部书记高行科介绍道。

和高行科一样,宿迁市越来越多的村带头人走进课堂,带头接上了互联网思维。县授课、镇培训、村辅导,各类培训讲师手把手教会村党组织书记放下锄头、拿起鼠标。据统计,仅2017年,全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商培训275期,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和电商负责人2.3万人。

一根网线、一个鼠标,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更让一个往昔的“垃圾村”成功转型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曾以废旧塑料加工为主业,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绿水青山。在村党委书记李军的带领下,群众从怕到干,网店从无到有,全村936户中有519户从事电商。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李军发现村里的3家物流规模偏小,好多商户要骑车或开三轮车到几公里外的邻县沙集镇收货、发货。他召集网店大户开座谈会,提出由村党组织牵头招引圆通、顺丰等快递物流,但以后货源都要从本村走,取得了商户的全力支持。目前,全村已有42家快递物流,年销售突破9亿元。

在帮助村民致富的同时,全市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依法诚信经营、主动帮贫带困的党员示范户。沭阳县新河镇党员电商方威,网店在天猫店同类店铺中排名前三,生意经营红火,思想更是火红,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经营技巧与想从事网络创业的青年分享,还带动村内20余名青年走上网络创业致富道路。

“作为一名党员,我的责任不仅仅是自己发家致富,更大的责任是用自己的能力带动大家致富。”方威说。

泗阳县苏花花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亚娟联合112名党员电商,倡导“我是党员我光荣,诚信经营走在前”,在网店首页亮明党员身份,公开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进行虚假宣传、不制造虚假交易、不泄露顾客信息”。令她惊喜的是,挂牌经营后,顾客的反响异常热烈,店铺每天的访问量比以前多出十几倍,成交量也迅速飙升。“真的没想到,买家对‘党员’的认可度这么高,比砸钱做广告的效果还要好。”

目前,苏花已在本地和周边地区发展花生种植面积1.3万余亩,累计带动农户1600余户,网店月销售近100万元,小花生闯出了大市场。

如今,“支部开网路、带领群众富”已成为宿迁抓党建奔小康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市触网农产品达到4600种,农产品网店突破3万家,全市累计有5600名低收入农户成为网店店主,5.2万低收入人口直接参与网络经济,农民新增收入70%来源于农村电商。

2018-04-13 彭 红 凌军辉 丁冬霞 近年来,电商产业在宿迁蓬勃兴起,2017年已成为全市千亿级产业,越来越多的党员电商户在带头致富道路上发挥着“引擎”作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3530.htm 1 江苏宿迁:“支部+电商”引领奔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