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明 慧
家住北京市西三环中路某大院的刘先生在自己家的窗户下装了一个充电桩。“每次开车回来去公共充电桩充电,但每次那里都停满了燃油车。”他对记者说:“没办法,只能自己装一个,用着方便。”
其实,像这种燃油车占据公共充电桩停车位的现象很普遍。据报道,北京昌平区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内共有6个公共充电桩,其中,只有2个处在运行状态,其余4个均因损坏而无法使用。与此同时,这6个充电桩所在的车位更是全部被燃油车占据。
公共充电桩被燃油车占据的多了,城市公共充电桩闲置率高的现象就会随之出现。那么,除了城市公共充电桩闲置率高的现象外,我国城市公共充电设施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在日前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交通充电设施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与会人士纷纷表示,近年来,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虽取得较快发展,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却未能跟上电动汽车的发展节奏。推广和普及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必须优先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让充电比加油更方便,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车科学健康发展。”
充电设施数量远远不足
据论坛主办方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这距离我国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梳理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利好政策和地方配合实施的规划通知不难发现,在推进电动汽车普及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优先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汽车电动化,以及公交、出租、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充电基础设施配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在论坛上也指出,目前,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2月底,车桩比大概是3.5:1。但是距离车桩比的目标1:1,还要满足500万辆车充电的需要,所以现在充电设施的数量远远不足。
2018年要满足500万辆车充电的需要,那么未来将要满足越来越多车辆充电的需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3年,还要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放”。
全国各地也在纷纷扩充推广电动汽车的规模,加大建设充电设施的力度。
福建省福州市日前发布《福州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修编)》提出,到2020年,福州市要完成福建省下达的全市公共服务领域固定充电桩建设2.5万个的任务,积极推进居民区和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计划实现推广7.5万辆电动汽车的总规模。
广东省中山市日前正式印发《2018年中山市公共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指出,为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今年中山市计划在学校、公园、酒店、商业广场、客运车站等166个公共场所推广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方便广大市民就近使用。
公共充电行业诸多难题待解
虽然充电产业前景看好,但仍有诸多问题待解。“整个充电行业的痛点主要表现在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和充电不便捷等方面。现在面临比较大的情况是充电站无人值守。”e充网副总经理黄群认为。
刘永东也表示,充电设施行业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利用率低和建设困难。
“如何能够通过充电有效地分配,最大限度减少负荷,充分利用配网供电能力,这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强在论坛上指出。
此外,充电设施本身质量问题也让人堪忧。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目前充电桩的厂家较多较杂,但是几乎没有厂商盈利。充电桩的设计标准没有完全统一,有些品牌的充电桩质量跟不上,又没有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维修,造成频繁出现故障和使用率低的恶性循环。充电设施规划不充分也让用户怨声颇多,建设时“因地制宜”而非“因需制宜”导致充电需求与实际充电设施场地并不匹配。而充电桩推广的阻力还由于部分地区停车费较高。
让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据记者了解,为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新能源公共交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该论坛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充电设施分会成立大会。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长许中志指出,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必须优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车科学健康发展。“充电设施分会的成立,将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应用,有计划地开展行业调研活动,为政府决策、城市公共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与会代表也纷纷看好充电设施分会成立的前景。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认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充电设施分会的成立,对于推动城市公交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建设和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会人士认为,城市公共交通充电越来越方便的同时,社会车辆也会迎来“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的时代。关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早已出台,如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在科技和商业创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等。
对于充电产业的发展,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停车分会秘书长张季平认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中央与民营共同促进的作用;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有待于满足续航、安全的需求,更有待于全国停车场充电网络的建设;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不断打造出适合各类停车场充电设施,提高充电设施建设新水平。
“希望未来跟车企、运营方三方联动,充电是如何用最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合理的运营。”陈强认为。
而业内企业也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公共充电行业的发展。宝驾研究院的郑楠在论坛上表示,宝驾研究院的526工程推出百城百站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每个城市建设超过100个分时租赁的汽车共享站。目前宝驾研究院已建设630个分时租赁的共享站,接入宝驾研究院平台新能源的共享车超过3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