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雷云锋 梅 超
“目前,南充市的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28证合一,走在了全省前列。”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就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南充市尝到了深化改革的甜头,通过简政放权,将行政审批实际办结时限压缩了一倍以上,取消不合理证明250项,仅保留必要证明14项。
吴群刚代表说,南充市坚定保持深化改革的定力和决心,回去以后,将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坚决把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精神传达好、贯彻好,坚决把改革方案对接好,坚决把改革要求落实好、推动好,坚决把改革秩序稳定好、维护好,努力为四川省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做出南充贡献。
“建议在优化机构编制过程中,更有利有效地落实资源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吴群刚代表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目前,从全国层面来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越往基层人手越少、力量越薄弱,依然是完善基层管理体制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据调查,西部一个人口60万的县,县级部门中编制最少的交通局总共才5个行政编,但是却承担了全县交通口的行业管理、航空监督、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等众多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异常突出,干部职工疲于应付。同时,在对乡镇情况进行摸底时了解到,状况也差不多,干部完成交办任务已经不堪重负,很难再提高团体服务水平。鉴于当前基层在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事务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建议在推动机构改革的时候,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优先向县乡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更好地保证基层的事情基层办、基层的事情有人办。在这方面,四川省近年来已经进行了有力探索,进行了省级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向基层倾斜的制度,较好地缓解基层人事用兵不足的问题,请求上级部门能够继续坚持好。
吴群刚代表还建议,对于改革中涉及机制改变、流程再造的相关事项,需注意扎实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管理真空或者监管空档带来严重后果。并同步加强专业基础人员业务能力建设,确保工作不仅转得快,还要转得好。此外,还需做好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