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

力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 本报记者 雷茂盛 梅 超

作为位于中西部的特大城市,当前的成都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肩负着向西向南开放发展的国家使命。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日前就改革开放等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将通过拓展大通道、搭建大平台、发展大经贸、深化大交流,全力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大通道、大平台、大经贸、大交流,已让成都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门户枢纽城市,通过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对外开放,成都也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罗强代表总结说。

据罗强代表透露,成都在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展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的同时,还成功举办了2017年创交会、2017年成都国际友城音乐周,吸引了来自美国、阿根廷和智利等数十个国家500多名青年音乐人才来参加演出,部分外国国家领导人到场。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挂牌成立,驻蓉理事机构增加到17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8个,成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罗强代表说,成都今后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快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步伐。

加强陆路互联互通。配合国家做好成都至格尔木、霍尔果斯铁路前期工作,联通格尔木至霍尔果斯的铁路和瓜达尔港,形成以成都为骨干枢纽,联通东中西重段亚欧大陆的新亚欧大陆桥,进一步发挥成都与南亚、中亚、欧洲合作中的战略作用。

加强空中互联互通。继续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2020年建成投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运力将增至与北京、上海相当。成都西部国家航空枢纽门户地位更加稳固,促进成都成为西部人流、物流出入境的首站,更好地发挥规模集散效应。

加强陆水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进一步发挥青白江作为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战略铁路港枢纽作用,在稳量开行国际班列的基础上,整合适欧货物编组出境,提高运量,通过泸州、宜宾、重庆等,联通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构建东向沿海泛太平洋、西向泛亚泛欧的陆路交通,创新多式联运,加快货物的流通和集聚运用,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

加强要素互联互通。将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势头发挥的功能,聚集要素,提档升级各类开放平台载体,争取在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基础上,建设内陆自由贸易区,高标准对接国际贸易规则,积极探索促进高水平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加强人文互联互通。办好更多国际合作的各类会议和活动,继续发挥“中国领馆第三城”的优势,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流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布局更多推动相关国际组织在蓉设立办事机构,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资源富集的优势,培养更多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人才,拉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促进人文交流和传递。

2018-03-22 雷茂盛 梅 超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1218.htm 1 力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