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训班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民族新女性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和民族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940年1月,第一期妇女干部训练班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石圪垤村举办,点燃了“中国妇女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和追求进步”的燎原之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对中国妇女的又一次启蒙。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林花说,“妇训班精神”是“太行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阐释为:自我解放与民族解放相结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朴素与自强独立相结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上下平等与民主团结相结合的互助友爱精神,解放思想与投身革命相结合的无私奉献精神。
杨林花认为:“妇训班的创建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挖掘与传承‘妇训班精神’,与做好红色教育工作,做好家风民风建设,做好乡村振兴建设有密切关系。”她表示,应该把“妇训班精神”贯穿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上来。让“妇训班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妇训班精神”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文化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