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重大民生工程。随着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南宁)列入国家“十三五”高铁“八横八纵”建设规划,该通道成为连接华北、中原、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网络,对完善华北地区快速客运网、促进华北北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张千户岭村委会主任张宏祥表示,朔州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独特,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农区较大的奶牛基地和重要的肉羊养殖基地,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颇具发展潜力。
为了加快朔州市与呼包鄂榆、山西中部、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等城市群的融合,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线路,尽快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张宏祥建议国家将“呼和浩特—大同—朔州东站高铁线路”调整为“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右玉县—平鲁区—朔州东站高铁线路”。
张宏祥说,呼和浩特—右玉县—平鲁区—朔州东线路将有利于带动朔州市综合能源基地巩固和发展,加速提升朔州晋陕蒙货物枢纽集散能力和服务效率,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张宏祥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是“右玉精神”的发祥地,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右玉精神”和右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山西省委对学习弘扬“右玉精神”高度重视,不断掀起学习弘扬热潮,并明确提出要把右玉建设成为以“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为方向的开发区,打造成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样板区和绿色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目前,右玉县没有铁路客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
张宏祥认为,调整后的“呼和浩特—右玉县—平鲁区—朔州东站线路”会极大地增强右玉的区位优势,交通路网将更加便捷,对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弘扬“右玉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届时,右玉县将真正成为全国塞北风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同时对于深化右玉与沿线市县区产业、产能合作,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稳定增收脱贫,真正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