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两会报道

聚焦深度贫困 确保连战连胜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

党和国家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地处晋西北的忻州市,是山西扶贫攻坚大会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工作时,来到岢岚县赵家洼村、宋家沟村与贫困户话家常,“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加坚定了革命老区人民的信心,也化作忻州市决胜扶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

“忻州作为全省最多的国贫县,脱贫攻坚的压力特别沉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2018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在接受记者时这样表示。

“忻州市有多贫困?在全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11个在忻州,其中6个县分别属于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在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中,3个在忻州。1/3的贫困人口在忻州。”郑连生坦言。

郑连生告诉记者,忻州地区的特点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像赵家洼这样的特困村忻州有797个,所有的贫困县、特困县的贫困人员都需要在2020年年底以前脱贫,实现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问题。

郑连生说,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难题”,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强化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让每一个赵家洼都成为宋家沟,让每一个宋家沟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据了解,目前,该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责任落实形成了新格局,政策支撑构建了新体系,整村搬迁走出了新路径,资金投入实现了新突破,生态扶贫取得了新成效,产业扶贫彰显了新特色,就业扶贫打造了新品牌,健康扶贫迈出了新步伐,文化扶贫营造了新氛围,整村提升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在生态扶贫上,退耕还林34.51万亩,带动相关贫困户人均增收1361元;在产业扶贫上,全市1619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产业全覆盖;在就业扶贫上,打造出了“忻州月嫂”“繁峙绣娘”“保德好司机”等劳务品牌。

整村搬迁是忻州市破解深度贫困的创新之举,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重大任务。去年,岢岚县和河曲县的整村搬迁走在了该市前列。“2017年,全市640个贫困村退出、13.15万贫困人口脱贫,分别超省任务的7%、13.4%。但是,忻州脱贫攻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更要保持清醒头脑。”郑连生说,今年,忻州市将聚焦深度贫困,统筹抓好6个摘帽县、3个深度贫困县和其他县(市、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6个县摘帽、203个整村搬迁,679个村退出、12.1万人脱贫、近30万人巩固提升的任务,确保连战连胜。

忻州是山西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6个摘帽县占到全省17个国定摘帽县的35.5%,任务异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怎么才能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郑连生说:“今年是忻州市整县脱贫摘帽的首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方略,坚持‘3659’脱贫攻坚策略,实行全民动员,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度贫困,突出整村搬迁,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培训、生态扶贫、保障兜底、整村提升,精准施策,靶向攻坚。”

忻州市为了顺利完成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定从“抓基本、抓基础、抓重点、抓品牌、抓作风和抓实效”六个方面具体发力,保障脱贫攻坚。抓基本,牢牢坚守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抓基础,切实夯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根基;抓重点,有效带动面上工作深入开展;抓品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路子;抓作风,认真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提高打好脱贫攻坚的战斗力;抓实效,确保今年脱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郑连生表示,忻州市将确保在去年再战再胜的基础上连战连胜,三年决战完胜,向党中央交账、向省委交账、向人民群众交账。

2018-03-14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225.htm 1 聚焦深度贫困 确保连战连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