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报道

中医药是文化走出去重要力量

—— 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

方剑乔

□ 本报记者 余云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把支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项内容。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宝,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造福各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指出,中医药既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图谱,又是联接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桥梁纽带,因此传承中医药文化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国家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把文化的利器。

中医药文化承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方剑乔说,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中华文明诞生于华夏九州,以农耕为本,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它注意自力更生,和睦共存,以中和的思想为本位;它强调顺应天时,不过不失,衍生天人合一理念;它重视宏观结构,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有系统的整体观念;它善于知常通变,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有深刻的辩证思想,这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智慧的优秀结晶,傲然于世界哲学之林。

中医药文化积淀着数千年的民族情感。中医药在历史中承担着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使命,它固然不可能彻底解决人们生老病死的所有问题,但一直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是先民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基本依赖。这种长期积累的相伴相依的情感,已经是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华侨走到哪里,中医药就相伴着走到哪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传承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方剑乔认为,中医药文化有着独特的内涵,应当传播、弘扬到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中医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又能在各个方面展现风采,例如临床协同治疗疑难病症,治疗SARS经验得到世界认可;治未病促进全民健康,包括助力航天员调整身体;启发科技研发,促成青蒿素发现并获得诺贝尔奖等,这些都向人们展现了传统文化智慧的价值。

因此,传承中医药文化,有着反哺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而只有传统文化走向复兴,才能为中医药发展培育更好土壤,走向良性循环的文化自信之路。

方剑乔坦言,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一直存在着思维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许多障碍,但医药是人类共同的需求,中医药独特的实践价值和科技价值,更容易被不同文化环境的各国人民所接受。各国人民通过中医药而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断增强。因此,以中医药文化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军,是大势所趋,必将大有可为。

传承中医药文化需重视大众传播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主体性发展,更离不开大众传播与接受,否则就容易陷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尴尬,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是如此。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注重与其他文化、业态的融合与传播,让大众了解中医药文化,进而喜欢并接受中医药,是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首要任务。

方剑乔告诉记者,浙江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中医药文化同样底蕴浓厚,“浙八味”驰名中外,胡庆余堂闻名遐迩。近年来,浙江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也着力甚多、成果丰硕:组织开展了“浙派中医”巡讲活动;确立、保护了一大批中医药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了《浙江中医药文化博览》等书籍;建立了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创建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中医药大篷车”,向近万名师生介绍了中医药知识、文化等等,同时,浙江也是全国第一个将中医药教材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

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因此,不仅要传承和弘扬,更要坚定信心,在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中医药文化必将展现出独特魅力和绚烂光彩。

2018-03-14 —— 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201.htm 1 中医药是文化走出去重要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