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抓住关键 打破常规 高看一眼 厚爱三分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本报记者 明 慧

春风拂面,枝条吐蕾。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在这个崭新的春天,记者又一次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主委李修松。

他曾是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还曾是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安徽省文物局局长,是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会主委,兼任安徽省社科联主席。他是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民建八届、九届中央委员,十届、十一届中央常委。在履职人大代表和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期间,每年全国两会,他都带着许多建议和提案来到北京:从加强图书馆建设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主题公园的建设及发展模式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他关注着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关注着教育,更关注着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

今年,李修松委员带来的提案中就有《关于支持六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提案》和《关于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试点,更好地推进其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提案》,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

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丰大国际大酒店驻地,李修松委员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两份提案。在仔细读完提案后记者发现,这两份提案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不由感叹提案人用心良苦。

对于记者问到为何会形成这样两份提案时,李修松委员介绍说,他一直关注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因为他所在的安徽省,就有于2008年获批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我国第一个跨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该保护区内的安徽地域便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座,即歙县和绩溪。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处、中国传统村落92个。该保护区设立10年来,也在不断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而在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提案中,李修松委员也提到,在全国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有安徽省寿县,云南省会泽县、巍山县,四川省阆中市,湖南省凤凰县,山西省代县,共6个县(市)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承担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重任。

“多年来,他们以贫困之身,节衣缩食,为保护名城大批文物而不懈努力。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支持力度,但显然与其需求相差甚远。”李修松委员表示,为能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发挥名城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加大名城文物利用发展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五省六县(市)政协先后于寿县、阆中、会泽以及全国政协提案委牵头,召开了关于请求国家层面重点支持“双帽”(“名城帽”和“贫困帽”)六县(市)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联席会,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

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

李修松委员在给记者详细介绍关于五省六县(市)的历史时说,这五省六县(市)都有2000多年历史,拥有名城、名山、名水、名人和生态湿地等文化和特色资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如安徽省寿县曾是楚国都城,寿春城遗址十分重要。宋代古城墙、明清时期清真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且已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安丰塘(芍陂)也都很重要。该县的楚文化博物馆拥有大批重量级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便达224件。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淝水之战古战场,古城比平遥早100多年,安丰塘比都江堰早300多年,历史名人有张汇滔、孙以中、孙家鼐等等。此外,四川阆中,云南会泽、巍山,湖南凤凰,山西代县,都保存有千年古城和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并且各具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从这个视角来说,此五省六县(市)至今仍捧着金饭碗讨饭。”李修松委员说,这六县(市)大都地处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土面积共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0多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1.52万人,地方财政总收入仅有64.4亿元,因而无法腾出更多财力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大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很难及时利用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诸如文化旅游等扶贫脱困、发家致富的大产业。“全国唯有这五省六县(市)承担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脱贫攻坚两项艰巨任务,可谓‘双困’,如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保护利用,就会摆脱‘双困’,获得较快发展。”

科学制定名城保护利用规划

在给记者介绍五省六县(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时,记者感受到了李修松委员对于保护名城及文物的迫切愿望。“国家有关部门应抓住关键,打破常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及时发力,通过大力支持名城及其文物保护利用,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又为五省六县(市)人民带来脱贫致富的春天。”李修松委员提出问题,也谈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修松委员建议,五省六县(市)尽快成立由县(市)委书记或县(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组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在省住建、文物、旅游部门及有关专家指导下,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科学制定由一系列项目构成的名城保护利用规划,并争取对应的上级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审批,进而分类制定项目方案,争取有力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将五省六县(市)列为项目扶贫示范县,规划重点工程,分别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物保护利用予以重点支持。建议国家住建部从名城保护利用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国家文物局从文物保护利用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国家旅游局从发展文化旅游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如支持五省六县(市)加大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存的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居等保护利用的力度,加大对博物馆建设的支持。诸如寿县新建楚文化博物馆(占地200亩需投入5亿元),古城墙、天下第一塘(安丰塘)、清真寺等国保单位的维修(每年需要修缮费2亿元),会泽、阆中新建的博物馆,云南会泽县108座会馆(明清建筑),以及四川阆中、云南巍山县、山西代县、湖南凤凰,都有多处国家重点文物急需抢救性维修,还有六县(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设施,围栏、围墙、界碑界桩及文物风貌改善,周边环境治理,水系防洪设施等方面,也都急需国家有关部委予以定向重点支持。”他表示,每年适当给予六县(市)文化旅游扶贫产业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用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各县脱贫致富。重点支持六县(市)利用其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争创全国5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宣传、厕所革命、景区生态修复等方面也予以重点支持,以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018-03-08 明慧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9461.htm 1 抓住关键 打破常规 高看一眼 厚爱三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