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孔社 王 婷
满怀春天的期待,肩负新时代新使命。1月31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闭幕。来自山西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信心满满走出大会会场,满怀豪情奔赴各自工作岗位。
承载人民期望 凝聚人民意愿
6天半的时间,一个个会场内外,人大代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聚焦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改革、精准脱贫攻坚战、民生福祉提升等热点问题,或热烈发言,或奋笔疾书,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提出议案建议,为三晋百姓认真履行神圣的职责。
代表们纷纷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实事求是、振奋人心。报告充分体现了“精准”的特点,安排部署的主要工作任务,既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又切合山西实际,为全省各级工作指明了方向。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闭幕大会上讲话时说:“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我一定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忠诚尽责、依法履职,与全体人大代表一起,推动全省人大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骆惠宁指出,过去几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山西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了重大转折和重大进步。当今的三晋大地,虽然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方向更加明确,转型已经入轨,人民昂扬奋进,无论是内生动力还是外部形象,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坚持和丰富转型发展“三条基本经验”,在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上开辟新境界;坚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先行先试,多推有山西特点的改革,善作善成,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达到新水平;坚持对标一流,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使更多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登上新台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迈出新步伐;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深化、提高”,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山西省人大代表,朔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耳东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推进有效投资,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效能建设。让朔州与全省同步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康养产业带动,发展融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对此,晋中市代表团武保平、尹秀文代表认为,发展康养产业要注重发挥医疗作用,推进医疗健康养老一体化发展。晋城市代表团柴慧萍代表建议,组建山西养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养老服务业发展基金,鼓励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康养产业。
“乡村振兴”是此次山西省两会的高频词,温淑琴、杨旗是来自大同市贫困县农村的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力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他们表示非常振奋和期待,建议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关心关爱。阳泉市代表团李乃珠代表也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产业,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太原市代表团许福民代表建议,打造全省优质农产品品牌,补足销售短板,占领全国市场。发挥山西农业的区位优势,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成拉旺代表建议,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农产品提档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做好规划,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规范休闲观光农业和观光采摘园,促进旅游业发展。
“我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心情澎湃,欢欣鼓舞,让我感受到太多的想不到、了不起,让我看到省委省政府为百姓做了太多的大事、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由衷地说,‘厉害了,我的山西!’”太原市代表团彭耀文代表对山西的明显变化深有体会,“更容易见到领导干部,能更快地了解到国家和省市的政策,领导干部会经常听取我们的意见,让百姓更踏实更安心,生活环境变得更清洁美好,环卫工人干活更省力了。”彭耀文还建议利用空地建房建厂,让下岗工人找到再就业的机会。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代表,奔赴各自岗位的500多名人大代表一致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扑下身子,埋头苦干,紧扣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把蓝图变成现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拓转型综改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