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让企业家安心经营 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最高法发布首批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本报讯 记者王岩 刘政报道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通气会,发布首批共7件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最高法研究室主任颜茂昆表示,典型案例既是人民法院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经验总结,更是全国法院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工作的指引和参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2016年11月,《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印发,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作了全面部署。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就此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是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强预期引导、落实稳中求进的重要举措。企业家善于识别和捕捉市场机会,能够高效组织配置资源要素,提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优胜劣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错配矛盾。

据介绍,这7件典型案例包括合同履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刑事犯罪、诉讼保全和国家赔偿六种类型,分别体现了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督促政府诚信守约、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依法慎用保全措施、纠正违法执行行为、加大国家赔偿力度等平等全面保护产权和保障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的要求。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对提高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水平,营造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良好法治环境,将发挥明确的示范效应、积极的推动作用。”颜茂昆表示,通过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开展,会不断增强全社会和企业家的人身及财产财富安全感,让企业家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报道见6版、11版、12版)

2018-02-05 王岩 刘政 最高法发布首批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6912.htm 1 让企业家安心经营 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