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印发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约1500万贫困人口增收

本报讯 记者刘政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5部委联合发布《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力争组建1.2万个生态建设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新增生态管护员岗位40万个;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约1500万贫困人口增收。

《方案》指出,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精准施策、提高实效。在政府引导下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

《方案》明确,将进一步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贫困人口可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应聘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支持在贫困县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实现家门口脱贫。

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在安排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草原生态保护等补助资金时,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

进一步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优势,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特色种养等产业。

进一步创新支持方式。开展生态搬迁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探索碳交易补偿方式。

2018-02-02 刘政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约1500万贫困人口增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6754.htm 1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印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