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源头防贫 斩断“穷根”

河北魏县建立精准防贫新机制,科学设置防贫监测预警线,第一时间发现致贫隐患

□ 本报记者 李季平

□ 周剑飞

河北省魏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自2017年7月开始,在积极消除贫困户存量的同时,立足“未贫先防”,聚焦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等关键环节,采取全县统筹、保障到位等多项措施,建立推进精准防贫新机制。经过核定,全县目前共救助防贫对象304户、发放防贫资金180.3万元。同时,对贫困家庭给予产业扶持,引导就业,增加收入,最大限度降低致贫风险。截至目前,全县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59%。

利用大数据确定贫困帮扶对象

据了解,魏县把开展精准防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与脱贫攻坚同等重要地位。围绕“为谁防、谁来防、怎么防”,进村入户调研,为精准防贫工作提供科学详实、有理有据的“第一手材料”。

该县变“先行核算人均纯收入”为“后台数据预警监测”,将收入不稳的已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户作为重点群体,对全县89万农村人口近3年的有关数据信息及具体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设置防贫监测预警线,第一时间发现致贫隐患。同时,以国家现行农村贫困线的1.5倍为标准设置防贫保障线,低于这一标准的,即确定为防贫对象,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跟踪监测,并启动救助机制,防止跌入贫困行列。

与此同时,魏县对防贫对象精准施策,保障到位。设立“精准防贫保险”,由县财政出资4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与保险公司合作,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在因病、因灾、因学等方面实施防贫救助。如在因病防贫保障上,县人社局每月对农村人口个人住院总费用及个人自负总费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超出监测预警线的脱贫户,在扣除0.5万元起付线后,根据自付费用分别按70%、60%、50%发放防贫保险金;对于超出监测预警线的低收入户,在扣除2万元起付线后,根据自付费用分别按30%、50%、70%发放防贫保险金。在因学防贫方面,县教育局对农村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情况进行数据筛查,上学费用超出预警线的,根据家庭不同情况,分别在8000元以外按100%、80%、60%发放防贫保险金。在因灾防贫方面,县民政局对受自然灾害的农村家庭,扣除1万元起付线后,视其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分别按40%、60%、80%比例发放防贫保险金,最高不超过3万元。

据了解,为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县政府还规定,防贫名单在乡镇、村进行为期5天的评议公示,名单最终确定后,由保险公司和银行把防贫保险金送到群众家中。

另外,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设立的防贫救助基金,也对边缘户生活提供了保障。

完善机制 结对帮扶巩固成果

在实现精准识别防贫对象,实现近贫预警、骤贫处置的基础上,为防止贫困反弹,魏县政府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在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的同时,为每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因户施策,增加贫困家庭经济收入,巩固防贫成果。

据介绍,增强防贫对象自我造血功能是脱贫的关键。魏县针对贫困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和有务工意愿的,就安排到“扶贫微工厂”或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以增加工资性收入。

2017年5月份,北皋镇杨柴曲村参战老兵杨路文的儿子杨书彬因患脑瘤进行了开颅手术,花费医疗费用5万余元,经各种报销后仍有8000多元须自费,这让刚刚脱贫的家庭再次面临困境。这时,帮扶责任人北皋镇党委书记蒿要领在得知杨书彬拥有焊工证后,及时介绍其到县工业园区工作,实现月收入3000元以上,有效缓解了家庭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现年65岁的牙里镇北杨庄村韩从换,以种地为生,夫妻二人都患有慢性病,在结对帮扶中,市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晓明帮助其在家发展家庭养殖业,年增加收入6000元~7000元。

魏县县委书记卢健说,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只有建立完善的防贫机制,才能全面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群众返贫,非贫困群众滑贫。这也是魏县今后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2018-01-15 李季平 周剑飞 河北魏县建立精准防贫新机制,科学设置防贫监测预警线,第一时间发现致贫隐患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5048.htm 1 源头防贫 斩断“穷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