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发挥文化魅力 推进基层治理

——追记“小巷总理”陈叶翠与济南甸柳一居文化建设

□ 孙丛丛

“每一棵垂柳认识你,每一条街道记得你,老街小巷熟悉你,一砖一瓦记得你……”2017年12月27日,在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活动室,社区抗大合唱团成员徐建国告诉笔者,为怀念已故社区书记陈叶翠,群众自发创作了歌曲《记得你》。“我们这支合唱团就是在陈书记的鼓励下组建起来的,旨在团结大家勿忘光荣传统、唱响时代主旋律。如今,斯人已去,但我们还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徐建国说。

陈叶翠是山东首位直选产生的“小巷总理”,曾任甸柳一居党委书记、主任,2017年11月11日因病不幸逝世后,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扎根社区数十年,她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开拓,充分盘活文化活动队、社工、党建等资源,为百姓排忧解难,带来了甸柳社区“人和乐居”的可喜面貌。

《火车向着韶山跑》《社区我们的家》《阳光路上》……走进甸柳一居活动室,歌声悦耳,余音回旋。抗大合唱团精心准备跨年“迎春联欢会”,队员们练乐唱曲、探讨交流,忙并快乐着。此外,社区党员合唱团、星光艺术合唱团、老年民族舞蹈队等组织的文化活动也有序开展。“社区抗大合唱团成立4年多来,成员发展到50多个,我们定期活动、参加演出,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大伙的精神更饱满了。”徐建国介绍,多年前,就有许多外来人员慕名参加该社区文化活动,当时,在陈叶翠等社区领导的提议下,甸柳一居还专门成立了社会组织党支部,在便于沟通服务的同时,也增进了群众的凝聚力。

网格化管理是甸柳一居的一项党建成果。社区党支部负责人担任大网格长、支部执委担任网格员、楼长及优秀党员代表作为党员中心户,分包挂片,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我们注重以文化为依托,组织策划了‘和谐家庭金婚银婚庆典’‘母子同乐幸福家园’等主题文化活动,动员所有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区域共建,进行社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楼院’评选,在奏响文明主旋律的同时,也带来了社区融洽、和谐的氛围。”甸柳一居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绍霞说。

甸柳一小是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的住区单位,在实行网格化管理中,少年儿童尤其是困难儿童的课外辅导问题成为校方反馈至“网格”的一项主要问题。

“2009年3月,我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社会工作者来到甸柳一居工作,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陈叶翠建议我从群众需求着手,给低保家庭的孩子辅导功课。我们开始做4点半课堂,接手社区家长学校,组织亲子活动、开办教育讲座……经过努力,我们开展的儿童社工服务项目成为政府购买项目。”青年社工燕操回忆道。

如今,“四点半课堂”已成为甸柳一居的一项成熟文化活动品牌。该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除每天下午4点半定时安排老师辅导学生作业外,社区还成立了“碧荷泉韵”少儿民乐队、小百灵合唱团,帮助青少年艺术爱好者学习二胡、扬琴、笛子等器乐知识及基本演唱技巧,同时,还针对学生家长开展“童途有你——儿童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等服务项目。

“与社工项目相融合,文化活动也被应用到居民与社区融合、居家养老等社区服务项目中去。”甸柳一居党委委员郑少英举例说,为帮助回迁人员、流动人口等更好地融入社区大家庭,各级“网格”定期主办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借助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孝亲敬老”评比及社区文艺团队展演等,促进邻里和谐,社区和睦。

“引进社工项目、进行网格化管理、倡导和谐社区建设……为拓展社区‘大文化’格局,陈叶翠带领大家作出了许多设想和尝试。”刘绍霞介绍,在充分保证这些已落地项目更好地发挥效能外,该社区还结合当下实际,编创歌曲《社区我们的家》,开展电脑班、手机智能班培训等多元活动,在加强凝聚力、实现社区“人和乐居”的同时,不断满足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018-01-05 孙丛丛 ——追记“小巷总理”陈叶翠与济南甸柳一居文化建设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3965.htm 1 发挥文化魅力 推进基层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