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以点探源 开启农民生活幸福模式

安徽泗县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全域整治,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

□ 郭 伟 张海帝

自安徽省启动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以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载体,以点探源,主动出击,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的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全域整治,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明确目标抓落实

砥砺奋进勇争先

泗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安徽省、宿州市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之前,即安排部署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研究出台了《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在安徽省、宿州市部署之后,泗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制定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实施方案》《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建立了《泗县农村垃圾治理有奖投诉举报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农村垃圾治理。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推进机制已全面建立。

清理农村垃圾。按照《泗县农村垃圾治理规划》和《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实施方案》,泗县结合争创全国、全省文明县城活动,利用财政较少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运用PPP运作模式,引进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利用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2017年1月,泗县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保洁服务机构——金沙田保洁服务公司,运营期为10年,政府年均付费3828.83万元。从2017年2月份开始,全面启动全域农村陈年垃圾的清理,突出抓好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村庄边际等重点部位,向陈年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秸秆杂物等发起歼灭战。2017年4月底,陈年生活垃圾已基本清理结束,共清理垃圾5.36万吨,基本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比省市要求提前了5个月,目前正在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同时,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建成“户分类、市场化保洁公司收集转运、县处理”运行体系,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17年9月16日,宿州市政府聘请第三方对泗县农村陈年生活垃圾清理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位列全市第一;2017年9月25日,又顺利通过安徽省组织的农村陈年生活垃圾清理验收;2017年10月18日,安徽省住建厅对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工作进行验收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治理农村污水。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泗县按照安徽省、宿州市要求积极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6年,泗县委托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帮助编制泗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计划于2017年底实现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治理全覆盖,以及完成2016年度1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十三五”末实现所有的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全覆盖,有条件的向其他地方延伸,力争实现除偏远、居住人口又少的地方外污水治理全覆盖。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泗县农村污水处理规划》,建成小型污水处理厂21个,大路口、丁湖、长沟、屏山、大杨、大庄、刘圩、山头、草庙、瓦坊等10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黄圩、草沟、黑塔、墩集4个乡镇正在建设,近期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铺设农村污水管网103公里,改建管网6公里。

实施旱厕改造。厕所改造是“三大革命”里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为突破这个难点,泗县先后到山东、浙江等地学习借鉴,并结合泗县农村居民生活实际,全面推进“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2017年,安徽省和宿州市下达首批改厕计划1万户,全县已完成旱厕改造1.2万余户,在建1900余户,并结合“三清四拆”工作,对居住松散的推进村庄又建设了一批公厕,现已完工33座,在建18座。2017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在泗企业通过认捐,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村投资建设5座公厕,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同时,摸索经验,积极探索污水旱厕一体化建设新模式,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苏州首创嘉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达成环境治理全面合作意向,在黑塔镇韩徐村进行改水改厕一体化治理试点,主要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站区及配套管网,服务于本村居民,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此工程项目采用了苏州首创嘉净自主研发设计的DSP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专用于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可有效针对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类有机物、氮磷等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通过配套管网收集每家每户产生的各类生活污水,汇入主体设备前端的集水提升井中,再通过一体化设备中一整套处理工艺流程实现处理。各功能区分别为厌氧调节区、缺氧反硝化区、曝气区/好氧接触氧化区、沉淀区和消毒区;缺氧段和好氧段增加悬浮生物填料、立体网状填料,强化微生物生化作用;依靠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保证尾水达标至一级B标准排放。

DSP一体化处理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集成化程度高。一体化设备将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全部集成在一个玻璃钢材质的罐体内,所有处理单元在出厂前已有厂家进行了标准化的组装和运行程序控制,业主建设污水站技术要求简便易行,无需调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设备埋设后即可进入运行阶段;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本设备借鉴日本和德国的工艺,结合我国村镇污水实际情况自主研发,设备采用比表面积很大的填料,提高了容积负荷,大大降低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运行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出水最高可达到一级A标准;占地面积小,全地埋式建设,节省土地,地上可覆土绿化,环境景观效果好;能耗低、噪音小,设备的曝气风机为日本进口的HIBLOW电磁鼓风机,风量大、能耗低、噪音小;设备都是工厂化生产,可以缩减工程的施工工期;(3+1)运行维护模式,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远程监控,定期巡检。

本工程涉及黑塔镇韩徐村韩庄总户数为140户,共建设25台DSP一体化处理设备,5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接入1台污水处理设备,每台设备的处理能力为1吨/天,建设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到目前为止,已完成80%配套管网以及12台DSP污水处理设备及站区的施工建设,近期,可全部完成设备、站区、管网的建设。

项目完成后,区域内居民家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将会通过管网收集并进入一体化污水设备进行处理,最后将所有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至附近河道流域,保证韩徐村韩庄的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护当地水体不受生活污水污染,提升农村河流水体质量,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环境。

以点探源同推进

整治落实出实绩

泗县坚持规划引领、示范推动,首批选取30个行政村作为农村环境重点整治村,其中15个为2017年预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村,15个为国省县道沿线村。同时又将长沟镇汴河、马王、邵庄、朱彭4村作为南部集中整治片,将上青大道—环县东路沿线村作为东部集中整治区域,大庄曙光、王官、东风作为北部集中整治片,涉及20个行政村。目前整治成果正向纵深推进,农村环境区域连片整治取得较大成效,为全县全域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提供了经验,打造了样板。

在“三大革命”快速推进的同时,全面实施以“三清四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完成清理沟渠汪塘59万余方、柴草秸秆15万余方、畜禽粪便13.8万余方;拆除旱厕23,755个、破危房屋11.2万平方米、畜禽圈舍9899个、私搭乱建8.3万平方米。在重点村的“三清四拆” 工作中,突出做好加减法。减法方面,重点做足做好拆的文章,拆除圈舍、拆除旱厕、拆除破危墙头、拆除私搭乱建,通过拆,拆出了通透的空间、平整的场地、开阔的视野、舒畅的心情。加法方面,增设环卫设施,增加立面改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硬化,打通断头路、修整通户道路,使群众杜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象。2016年以来,扶贫领域用于村庄道路环境资金一亿多元,新修乡村水泥路270多条、近200公里,下一步按照硬化道路通庄达户的标准,全面掀起农村道路建设热潮。合理增加绿化,在通村主干道、主路口等重要形象节点,采用地方适宜的品种和有经济价值的杂果类树木进行绿化提升。增加富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切实做到留得住乡愁。

高度重视强举措

循序推进不打折

领导重视,成立专班。为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泗县组建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泗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部门职责,形成合力。从相关部门统一抽调近300人组建了泗县和15个乡镇的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办公室,明确了由乡镇长主抓农村环境整治,并给予了经费、车辆保障。泗县“三大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组建后,全体人员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根据现有人员特点进行编排分组,共分成综合组、技术指导组、督查考核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工作格局。

宣传先行,组织发动。各乡镇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宣传和组织发动。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党员会、乡贤五老会,成立农村理事会,向他们宣政策、讲好处,努力让党员、代表、乡贤提高认识,自觉接受、主动参与,帮助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制作“谁不说俺家乡美”“将农村三大革命进行到底”等“接地气”宣传标语,既迎合群众心声,又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同时,开辟了乡镇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访谈,已访谈12个乡镇,播出12期,灌制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宣传音频,由各乡镇广泛进行宣传。以争创“五面红旗村”活动为动力,并结合“爱心超市”,开展“五六七”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积极创造“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匠心设计布局美、庭院精致绿化美、文明和谐家风美”的美丽人居环境。

网格管理,高频督查。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分成南北两大片区,以乡镇为单元初步划分5个网格,每个网格覆盖3个乡镇,将县、乡全体“三革办”工作人员编排分派到各网格内,负责乡镇、村组环境整治包保任务。实行日巡查、周督查、月奖惩。自全县“三大革命”工作开展以来,从2017年7月28日第一次督查开始,至今未间断连续对各乡镇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进行督查排名,2次月度排名。

带动引领,群众参与。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农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农村广大群众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因此,该县加大宣传带动,提高思想意识,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进行大量宣传,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加强对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利弊进行宣传,增加环境卫生保护、健康教育的内容,努力改变农民的卫生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让农民懂得身体健康必须从维护环境卫生做起,切实增强群众维护环境的内生动力,主动去维护环境。通过实际带动来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俗语说“牵牛先下水”,要想群众意识提高观念转变,党员干部必须自己先提高和转变,再来带动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转变,农村的环境卫生观念就会改变。同时,环境整治搞得好的村也可以带动周围相对搞得差的村。通过“带”来转变观念,逐步形成了“要我整治”为“我要整治”,养成自觉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在全县刚开始进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时,黑塔镇韩徐村的王大爷不理解、不支持,当地“三革办”工作人员找到他要进行环境整治时,王大爷说:“俺都活大半辈子了,‘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不是照样上茅厕吗?还改什么改啊!”如今,当看到村里的环境和旱厕改造有了大变化,王大爷主动找上“三革办”人员,不好意思地说:“同志,能不能帮俺家的厕所也改成俺邻居家的那样,俺看那样的厕所怪好。”2017年10月13日,泗县住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对口包保扶贫村——大路口乡石霸村开展“青春助力环境整治,共同创建美好家园”活动,在石霸村尤庄组的孟凡珍家中,看到床边到处是烟蒂,电视机上落满了灰尘,屋前也堆满了垃圾,青年志愿者随即拿起了扫把、抹布进行清扫,并不时向孟大爷宣传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政策,孟大爷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么忙,还来帮俺收拾,下次俺一定把屋里屋外弄干净,也参加到‘革命’中来。”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群众一起干。通过干部带头,引领带动群众一道,动手将房前屋后整理干净,既让群众参与,又减少经费投入。

泗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干部积极带头,群众热情参与。下一步,泗县将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重点村整治点示范带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连线扩面,让整治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在整治的内涵方面,进一步拓展,对农村每年形成的破旧危房进行集中整治,延伸“三大革命”。在投入保障方面,进一步拓宽渠道,调配资金,加大投入,通过“三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积极为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

(本文配图由泗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2018-01-02 郭 伟 张海帝 安徽泗县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全域整治,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3725.htm 1 以点探源 开启农民生活幸福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