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政报道 近日,由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举办的2018两会(生态经济)提案建言献策暨企业发展建议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市场增添活力、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与措施,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与现实困境,产业升级、跨界融合和帮扶企业政策落地问题与解决等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稳中向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呈现正增长。在这种基础下,环保产业大有可为,要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实现优胜劣汰,确保优势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环境保护不可只看一时,要从长远计,转变我国经济模式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颁布《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目录范围内的环保专用设备,购置花费可以在五年内抵扣企业所得税,这类政策均受到企业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举例说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法律法规到政策文件,我国在完善环境立法上取得了极大进展,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责任,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力量,遇到问题动真碰硬,立整立改,确保在2020年前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副会长李军洋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将逐步落地,并将在2018年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国资改革、土地改革、住房改革、对外开放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广大实体经济主体和民营企业,面临的发展宏观政策环境,正在得到大力改善。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作为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引领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事业走向繁荣。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契机,随着国企、民企、外企、个人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以及国家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利好的放出,今后3年~5年,将是生态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据悉,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以建设“国际化生态经济智库力量”平台为导向,聚焦“生态经济战略研究、企业发展与路径设计、公益模式与传播”等方向,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跨界融合,实现生态资源利用优化升级。同时,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产业模型和知识产权体系,为企业输送发展资源。近期实施的方案包括了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生态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等顶层设计方案,以及 “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