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书斌 12月23日,河南省中原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交流大会在长葛市举行。本届交流会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科技公司、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思考与探索——BIM助力企业精益管理”,旨在探求BIM应用实现企业精益管理新路径,分享BIM人才培养与实施落地,让BIM技术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 据悉,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是建筑设计、建造及后期运营管理的一次革命。 据了解,相比以往的工程技术,BIM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无论现场效果模拟还是施工进度模拟,都可以做到非常精确。同时,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在实际施工前就进行模拟,可使问题在施工前就提前暴露,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施工管理,让建设资源、安全、质量、进度、档案资料等各项要素的精细化管理变得更加直观、高效。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已逐渐步入注重应用价值的深度应用阶段,正在向多阶段、集成化、多角度、协同化、普及化应用五大方向发展。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复杂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结构计算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借助虚拟仿真系统,把不能预演的施工过程和方法表现出来,不仅节省了时间和建设投资,也大大增加施工企业的投标竞争能力。市政设施,例如高架、隧道、立交、管廊、管线等实体构造物,都可以做出BIM模型,通过视角转化,在虚拟实景中体验高架、立交匝道之间的净高、坡度和长度,隧道的灯光、附属设施、管廊内管线、设备和建筑的空间关系等,可以为设计人员、业主、施工人员、运营人员提供直观的体验和数据的支持。 与会嘉宾介绍,建筑设计行业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于“所见非所得”和“工程控制难”,难点在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具象化联系和平台构建。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促进BIM技术发展的激励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旨在加速推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以便企业更快掌握BIM技术的实施方案。BIM技术有望提供行业痛点的解决路径,成为未来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交流会上,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科技公司、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参会企业代表从BIM技术在土建工程、工程造价、地铁机电安装等领域的应用,建筑企业BIM人才组织架构和培养,BIM云协同,互联网下的BIM新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团队年轻化、生产技术自动化的新型生产企业。公司获得了《中国高铁合格供应商资格》,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生产的预埋槽道和装配式支吊架、抗震支架等产品顺利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2017年,大森机电被评为河南省新三板30强企业及河南省最具投资价值30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