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山西持续推进能源革命 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今年已关闭煤矿27座、退出产能2265万吨

□ 本报记者 田孔社 王 婷

□ 曹俊卿

作为煤炭大省,要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山西一直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切中了山西能源发展的要害。

山西省省长楼阳生表示:“新时期的能源革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共识,持续发力。”

长期以来,山西是保障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中流砥柱,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结构性问题,还存在能源利用水平落后、能源生产消费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能源管理体制僵化等素质性、体制性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山西省委、省政府将能源转型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还成立了由楼阳生担任组长的山西省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领导小组,指导全省能源革命工作。

坐在煤堆上探索新路径

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指出,全省煤炭行业要围绕“有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通过减量置换、减量重组等途径,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均衡及结构优化,全面提高煤炭安全供给水平。

山西省煤炭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武玉祥认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全力推进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安全迈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和推进能源转型方面有着示范作用。“坚决不当‘煤老大’,在煤炭革命上先行先试、全面破题。”这是阳城县为争当能源革命尖兵而提出的新理念。

山西优煤易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全国优质无烟煤核心区阳城县,进入冬季以来,工作人员每天把一块块经过绿色开采、精洗细选的块煤打包装袋后,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像“卖面粉”一样论斤销往京津冀等18个省市的30多万家用户。

阳城县委书记窦三马说,着眼“产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产煤少卖煤、产煤不靠煤”, 阳城县将进一步在煤销售、煤转化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加大洗选配采力度,运用现代营销模式,放大无烟煤品牌效应。

此外,阳城县坚决落实“去产能”政策,减产量近400万吨,大幅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并实施两轮“百村光伏”工程,启动2个风力发电项目,建成4座小水电站和1个生物质电站,初步建立起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有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大力发展先进产能,提升先进产能占比,阳城县只是一个缩影。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守祯称,目前,山西煤炭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已关闭煤矿27座、退出产能2265万吨。1月~10月,全省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33.67亿元。

“煤改电”“煤改气”双管齐下见疗效

冬至节气一过,意味着我国北方地区迎来了最寒冷的时节,“取暖”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高频词。“家家生煤炉,户户有锅炉”,这是过去山西城乡生活的真实写照,拉煤烧炭脏又乱,取暖做饭一身灰,燃煤污染让百姓苦不堪言。

据有关专家介绍,每消费1吨散煤,烟尘排放为1.1千克及以上,而达到超低排放的电厂烟尘的排放因子为0.08千克/吨~0.24千克/吨燃煤。也就是说,减少或控制1吨散煤的燃烧,污染物削减量比电厂减少1吨煤的削减量大得多。而且,民用散煤燃烧属于低矮面源,排放高度非常低,排出来的污染物很快就会被人体呼吸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

然而,今冬以来,山西地区迄今尚未出现长时间的严重污染天气。数据显示,10月1日~12月9日,山西省全省PM2.5平均浓度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4%;二氧化硫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4%;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其中,临汾市仅有5天重污染,同比减少了22天;太原市有2天重污染,同比减少了10天。

这与山西把燃煤污染视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煤改气”和“煤改电”双替代方式有一定关系。

阳城县町店镇上黄村村民黄海波正在家里操作着一台燃气壁挂炉,上面的温度显示23度。“过去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用煤取暖,到了早上晚上烧火的时候,整个村烟雾缭绕,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现在家里是恒温的,既干净卫生,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说到如今的变化,黄海波眉开眼笑。

目前,阳城县11个乡镇的13.2万户居民,三大工业园区的15家企业、640家商铺用上煤层气,并稳步开展全县城“一城七镇”城镇集中供热工程。22万阳城人实现温馨取暖,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力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安排10亿元资金用于完成全省97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任务。对全省煤场进行清理整顿,全面加强劣质民用散煤销售管控,禁售劣质煤。开展了城市“散煤”清零,8个市完成“禁煤区”建设,其余3个市也按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要求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和清洁煤替代。

新能源带来新气象

“我从事公交车驾驶将近30年,柴油车、汽油车、天然气车都开过。一年多前,我又开上了纯电动公交车,这车开起来很轻松。”临汾市公交车司机邓师傅对驾驶纯电动公交车的感觉非常好。“以前坐公交车在后排很难受,车颠簸不说,而且尾气味很浓。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很好、很舒适,还不污染。”乘坐纯电动公交车前往临汾西站的一位市民对电动公交车赞不绝口。

目前,临汾市公交公司的所有公交车,全部由传统车辆替换为纯电动车辆,成为山西省首个实现纯电动公交全覆盖的城市。

面对高压的空气污染治理压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是破解能源及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山西再次把推进“能源革命”的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这一关键环节。2016年,太原市8000多辆出租车全部更换电动车,成为全国首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目前山西省纯电动公交车总数已达6713辆,占运营公交车的47.75%。

作为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电动公交车以车载蓄电池等供电设备为动力来源,具有经济、节能、无噪音、没污染等诸多优点,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临汾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测算,一年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多吨,全市42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余吨,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山西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全省将立足煤、电、气产业优势,围绕电动汽车、甲醇汽车、燃气汽车三大发展方向,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发展。到2020年,全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先导。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能源转型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战略思想指引下,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山西能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能源革命思想深入人心,资源型大省的能源发展呈现出崭新局面。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要深刻认识到,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要义无反顾地不当“煤老大”,彻底丢掉“煤老大”的惯性思维,坚定担当起“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把试验区建成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坚定以改革促转型,在更高的战略定位上赢得主动、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2017-12-28 田孔社 王 婷 曹俊卿 今年已关闭煤矿27座、退出产能2265万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3185.htm 1 山西持续推进能源革命 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