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信之声

成都青白江区:青年信用建设取得四大成效

本报讯 自2016年4月被共青团中央确立为首批全国2家区(县)级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区之一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按照“分步实施、区域试点、复制推广”的原则,重点围绕制度保障、活动承载、带动辐射、联合激励、宣传推广等五个方面,整合资源、创新推动,逐渐探索构建起了“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全域青年守信体系,主要取得了四大突出成效。

建立健全了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据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先后成立了青白江区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成都市青白江区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等规章制度,明确了联合激励领域、系统运行机制、志愿者管理机制等内容,为试点开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探索总结出了志愿服务数据归集应用模式。该区在全省率先建立青年志愿者基础数据库,实施志愿者注册登记台账式管理,整合民政、妇联等领域志愿服务队伍,以“志愿中国”网站为基础,完善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和证明制度,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据悉,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先后组织开展市运会、春运暖冬行动等各类志愿服务200余次,全区志愿者队伍达12支,志愿者人数突破2000人,服务近2万人次。

探索建立了广泛的联合激励机制。据悉,该区目前已形成了跨部门综合信用信息互通机制,联合行政部门、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出台以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的守信激励政策,探索出“部门联动+示范带动+多方参与”的信用联合激励机制。探索优秀志愿者享受“创业新星”扶持政策、就医就诊绿色通道、高考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等激励政策。并与生活服务类商家合作,探索优秀志愿者观影免费、就餐打折、出行优惠等激励措施。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青年志愿者享受免费观影的奖励。

探索建立起了失信行为修复补偿机制。据介绍,该区先后探索建立针对青年的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和关爱机制,支持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针对学生在考试、考勤中出现的轻微失信行为,学生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给予修复补偿,修复后的信用记录不影响毕业升学。(王泽勇)

2017-12-12 王泽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1547.htm 1 成都青白江区:青年信用建设取得四大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