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一户一产业”打开村民致富门

湖南省常宁市白沙镇创新产业扶贫思路,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 吕小宝 郭 华 曹丽娟

11月8日,湖南省常宁市白沙镇毘帽峰村一派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气象,一排排建设好的房屋错落有致,村民徐几友正在与工人们一起装修自家新房。

徐几友是村里的特困户,一家人原本住在几十平方米的土房里,村里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后,住上了100平方米四室一厅的新房。看着新房,他乐不可支:“以前的房子是用泥土建的,住了几十年,已经倒了。现在政府真好,给我们贫困户建了新房,我很开心。”

据了解,目前毘帽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置12户41人,首批搬迁户已全部入住。

精准扶贫

省级贫困村“摘帽”

易地扶贫搬迁是举措,脱贫才是最终目的。毘帽峰村是白沙镇境内一个较偏远的省级贫困村,石山成片,自然条件恶劣。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28人,贫困户156户499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0.6%,2014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648元。如何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并举,如何做到“精准”二字,镇、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展开了积极探索。

由于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毘帽峰村适合种植黄花菜、无渣生姜和药材。同时,该村山林面积广阔,最适合养羊、养牛。精准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帮助村里办起了种养合作社,通过整合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不仅可以让贫困村民在基地干活拿工资,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参股分红,这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合作社真正成为当地贫困群众抱团致富的好平台。

“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在山上种了黄花菜、生姜,还增加了一些养鸡业务,现在收入提高了不少,一年收入大概有一万多元。感觉日子有奔头咧!”村民徐祥树高兴地说。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毘帽峰村鼓励贫困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创建,目前该村入社贫困户5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50%。经过努力,2016年毘帽峰村摘下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一户一策

探索脱贫新引擎

毘帽峰村只是白沙镇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在观坪村,山地不再长满杂草,大片的芍药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每到周末,慕名前来的游客纷纷观赏拍照,给这个远离城区的小山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白沙镇人大主席雷爱平介绍说:“我们这片药材花,目前已经发展到2000余亩,经营模式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和乡村旅游。”

白沙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全镇共有9个贫困村,其中省级贫困村4个,市级贫困村5个。近年来,该镇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产业”的产业扶贫思路,采取企村结对帮扶、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合作社引领等举措,立足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致富产业,积极探索具有白沙特色的产业扶贫路径,不仅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也为贫困群众稳步脱贫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白沙镇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在产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已初见成效。目前,该镇已建专业合作社27个,带动贫困户500余人,发展养殖大户40余家。“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已成为白沙镇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新引擎。

2017-11-30 吕小宝 郭 华 曹丽娟 湖南省常宁市白沙镇创新产业扶贫思路,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0276.htm 1 “一户一产业”打开村民致富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