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孔社 王 婷
初冬时节,室外的寒气让人不禁裹衣。但当记者走进山西省阳城县町店镇上黄村村民黄海波家,舒适的温度一下子驱走了身上的寒意。
“暖和吧?现在家里是恒温的,既干净卫生,操作起来也方便。”黄海波指着挂在墙上的燃气壁挂炉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它”。
“过去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用煤取暖,特别是到了早晚烧火的时候,整个村子烟雾缭绕,污染环境不说,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说起烧煤,黄海波感慨道,“早就盼着能跟城里人一样不烧火家里也暖和。政府今年实施的清洁能源取暖工程改造,免费为村民安装了燃气壁挂炉,省心安全又环保,价格也不贵,大家过冬再不用发愁了。”
据了解,目前,上黄村242户村民彻底告别了燃煤取暖。
确立集中供热新目标
在山西,农村老百姓取暖的主要方式主要靠烧煤,一到冬季采暖期,高强度的排放,燃煤成为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来源。
据有关专家介绍,每消费1吨散煤,烟尘排放为1.1千克及以上,而达到超低排放的电厂烟尘的排放因子为0.08千克/吨~0.24千克/吨燃煤。也就是说,减少或控制一吨散煤的燃烧,污染物削减量比电厂减少一吨煤的削减量要大得多。而且,民用散煤燃烧属于低矮面源,排放高度非常低,排出来的污染物很快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阳城县位于南太行,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大县。实现冬季清洁取暖问题,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站在能源革命的高度,全力抓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开始,为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阳城县瞄准境内的电厂热源,投资10亿元在国内率先确立城乡集中供热目标,有序铺开以县城主城区为主及北留、润城、凤城、西河、演礼、町店、白桑七个乡镇在内的集中供热工程。
阳城电厂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和阳城县供热规划要求,从2015年开始实施城镇集中供热改造。“今年供热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可替代散煤约5万吨,减少排放烟尘2000余吨、二氧化硫1000余吨、氮氧化物200余吨。”阳城电厂副总经理乔永成说。
在阳城县北留镇神煜热力公司收费服务大厅,好多居民用户正在缴纳供热费,该镇史山村村民李路军正在填写《集中供热供用合同书》。而类似李路军享受集中供热的居民用户,今年北留镇已有6250户,供热面积达110万平方米。
据了解,位于北留镇境内的大唐阳城电厂,现有机组8台,供热能力为3200万平方米。经协商,阳城县将利用该电厂的1200万平方米工业余热进行城乡集中供热。
省钱省力又环保
“往年上冻时每家每户是忙着囤煤球、拉煤炭,而今年,村里迎来的不是煤贩子,而是一批入户调试新能源取暖设备的技术员。”阳城县固隆乡泽城村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以气代煤”的变化。
村民告诉记者,“原来每年冬天烧锅炉最少要用三四吨煤,光买煤就得花上二三千元,还要囤煤、烧火、倒煤灰,费心费力还污染环境。这次集中供暖改造,政府补贴了改造费、取暖费,我们自己花不了多少钱,效果非常好。”
山西省发改委近日下达《关于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从今年冬季采暖季开始执行清洁供暖价格政策。其中,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价格按居民用气价格执行。
阳城县蓝煜热力公司总经理杨斌给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全县集中供热一个采暖季价格为12.8元/平方米,县域城乡居民家住房多为庭院式院落,以每家200平方米计,一个采暖季价格为2560元。如果是烧煤取暖的话,一个采暖季需要用炭煤约4吨,时价1000元/吨,就得支出4000元。”
早在去年,阳城县已经为凤城镇上王村的居民单元楼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而且实现了运行智能化,只要在取暖季节设置好各项参数,不需要人员值守,全部自动化。
“目前,阳城县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锅炉提标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投入数亿元用于县城和农村冬季清洁取暖联片工程。全县包括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在内的396台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阳城县环保局局长蔡树峰如是说。
截至11月初,阳城县城及北留、润城两镇供热面积近600万平方米,3.6万户城乡居民彻底告别燃煤取暖的历史,与其他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了集中供热的待遇。
转变路径不等不靠
阳城,有着2000多年采煤史,被称为“坐在煤堆上的县城”。如今,产煤不烧煤、产煤不见煤、有煤不靠煤。
阳城县县长史小林说:“立足阳城实际,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煤矿企业向清洁低碳、集约高效、延伸循环、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等方面转变,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绿色高效生产。”
11月18日,记者来到阳城山城煤业公司,矿区内环境优美,井然有序,看不见煤炭。“我们煤矿的原煤是从坑下用输送皮带直接送到洗煤厂进行集中洗选,这样就没有扬尘。”阳城山城煤业公司环保科科长柴伟彪告诉记者,建矿30多年,他们一直高度注重环保工作,如今的煤矿进行了绿化,打造成花园式矿井,真正实现“产煤不见煤”。
值得一提的是,阳城县481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储量,让阳城又多了个头衔“煤层气富县”,且国家西气东输管道贯穿而过,可用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阳城县正在建设的各大产业聚散地工业供气管网,让陶瓷、化工等工业领域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炭能源,用环保倒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煤城”产煤不靠煤。
“能源革命,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单纯依赖煤炭的固化思维,从思想到行动完成一次深刻的转变,把依靠煤变为不靠煤,积极培育多元化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阳城县委书记窦三马如是说。
据介绍,阳城县今年计划完成2.2万户城乡居民清洁能源取暖改造,将实现“减煤”4万吨。到2020年,阳城县的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1800万平方米,解决110个行政村7.5万户共22万人的冬季供暖问题。3年后,阳城县全年预计可分别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700吨、2300吨、720吨,节约标煤3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