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工真
即使被施罗德的福利改革剥夺了很多福利,德国人仍能享受到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比如,在劳动保护政策方面,德国人严格遵循节假日不上班的规定,到了礼拜天,连商店都要关门。德国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一个家庭甚至可以轻松生育7个孩子。德国人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德国,当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时,一概由国家支付。在工人工资的变动上,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减,企业倒台了都不能减。最后一次工资,如果企业破产的话,就由国家来发。
德国建立了一张极其严密的社会保障网,保障了公民的生存,并在他们面临疾病、工伤事故、失业、残疾、衰老以及死亡风险时提供保障。
在失业保险方面,凡在失业以前三年内交过至少360天义务保险的人,只需缴纳费用的一半。换言之,只要工作过三年,缴过一年保险,就可以享受到社会保险的救助。所以德国的很多女孩子通常是大学毕业后干三年,三年工作中交一年的保险费,然后嫁人,之后由老公养家,但本人仍享受失业保险救助。所以德国没有露宿街头的乞丐,露宿街头的都是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外国人。
在医疗保险方面,人们只需缴纳一半的保险费,其配偶和子女均有权免费享受这个福利。
在养老保险方面,凡年满65周岁的男性和年满60周岁的妇女,只需有15年缴纳过一半的保险费,即相当于七年的保险费,就有权利享受相当于最后净工资2/3的养老金。在鼓励生育方面,每一个有子女的家庭,无论收入状况如何,都可以享受每个月为第一个子女领取50欧元,第二个子女领取100欧元,第三个子女领取250欧元,第四个子女领取500欧元,第五个子女领取1000欧元,第六个子女领取2500欧元,第七个子女领取5000欧元。这个钱一直要支付到孩子年满27周岁。在德国,要做个全职妈妈完全可以不停地生孩子。但即使这样,德国人也不愿意做全职妈妈。德国人追求的是更轻松的生活,而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麻烦的生育上。所以在德国经常会看到两种人,一种是一对优雅的夫妻牵着一条狗,舒适地走;另一种是一个家庭出行,爸爸手里拽一个,妈妈手里抱一个,老大推车里推一个,老二推车里推一个,还有一个孩子流着鼻涕抓着妈妈的裙子。德国人要么一个不生,要么就生一大家子。
在教育福利方面,国家法律规定,包括大学在内,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免费的,德国实行的是免费教育。
从整个福利规模来看,联邦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总支出从1949年的99亿马克,上升到今天的3000亿马克,几乎占GDP的30%,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今,德国终于成为一个可以不要国防军但万万不能没有福利制度的国家。
欧债危机影响到整个欧洲,而德国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德国的发展走向体系化,而且都是实体。在经济上,德国人不靠盲目的高速度,不玩虚拟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单纯依赖旅游,不搞一本万利的房地产。那德国人靠什么发达起来?靠硬邦邦的实体经济——高端工业品生产制造和出口。所以它的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加之拥有世界最健全的福利制度,德国可以轻易躲避经济危机的影响。
德国的经济奇迹除得益其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外,更得益于其对竞争原则与社会公正原则的成功贯彻与履行。
第一,竞争原则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承认。战后的德国,竞争原则的广泛贯彻反映出德意志社会风格上的可喜进步,这种风格,通过竞争带来的成就,不仅全面渗入了经济关系当中,而且也渗入了其他社会领域。从此,德国人更偏爱的是市场而不是国家计划。
第二,社会公正原则得到了贯彻。今天德国的年轻人总是更少对权威、传统美德表示尊重,因为德国形成了一个对个性价值表示尊重的社会,而这个社会是将个人幸福建立在所有其他东西之上的。
第三,克服了法西斯式的个人崇拜。富裕起来的民众是不会转而去拥护新纳粹政治集团所希望的那种对个人自由权利进行剥夺的权力垄断。在这里,不仅有富裕本身,更有对富裕的个性主义的执着追求,而这种追求个人幸福的意志足以构成对新纳粹思想的抵抗。如今,要想把这个民族重新装入纳粹的集权主义独裁的紧身衣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