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信息经济

工业互联网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 本报记者 斯 兰 薛秀泓

工业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近日,以“工业互联 智造转型”为主题的2017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在广州举行,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工业互联网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企业对利用工业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模式、提升生产效率的需求日益迫切,创造了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

在政策方面,10月3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工业互联网的持续深入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更多合作,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整合制造业的海量数据和资源,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提供融合实现路径

“《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为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实现路径。”陈肇雄表示。

《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分202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步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即到2025年,实现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推广,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到203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副秘书长田野认为,“我国工业基数大,但大量工业设备的运行效率却很低。如果能够依靠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工业流程、工艺、质量等,转型升级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从全球看,工业互联网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格局形成尚需时日,客观上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陈肇雄表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此次《指导意见》的工作重点是:网络基础方面,重点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构建标识解析和标准体系,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方面,重点推动建设若干个面向多行业、多领域应用的国家级平台;安全保障方面,形成国家、行业、企业协调联动的安全格局;融合应用方面,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部署。

发展短板亟待补齐

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催生的新事物,工业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虽然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现实基础都存在较大差距。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介绍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平台综合能力不强,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人才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方面。

具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网络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通信,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高可靠的需求,且缺乏统一的网络标准接口,互通性差。在平台方面,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的软件等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平台数据采集、开发工具、应用服务等核心技术。平台应用领域相对单一,缺乏第三方开发群体,工业APP数量与工业用户数量的双向迭代和良性发展尚需时日。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资源汇聚效应。同时,与传统的商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比,属于发展初期的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态势更加复杂严峻,存在管理和防护不到位、核心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

壮大本土平台建设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表示,工业互联网未来将分三步走,打造包括网络体系、平台体系以及安全体系三大体系。同时,推进包括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的两类应用,并构筑产业、生态和国际化三大支撑。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步入规模化扩张的战略窗口期。GE、西门子将未来2年~3年视为平台规模化扩张的关键时期。”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认为,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我国亟待壮大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抢占全球制造业主导权的必争之地。”安筱鹏表示,谷歌、苹果等跨国巨头借强大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主导全球互联网,以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正从消费领域向制造领域拓展,领军企业围绕“智能机器+云平台+工业App”功能架构,整合生态资源,抢占工业大数据入口主导权、培育海量开发者、提升用户黏性,构建基于工业云的制造业生态,不断巩固和强化制造业垄断地位。

工信息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透露,工信部将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建设10家左右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一批行业互联网平台。此外,还计划制定支持企业上云的政策措施和操作指南。

对于未来工业互联网如何走,广州豪仕橡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琦表示,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应该以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及用户为主体,包括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设备制造企业、成品生产企业、产品销售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终端消费用户、检测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服务机构等。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能为产业链上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综合云服务。

实际上,国务院和工信部从2013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目前已有上海、北京等10多个省市开展了工业云平台建设试点。2017年起,工信部和部分省市明确提出“企业上云”,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开始制定具体到数字的企业上云要求。

2017-11-27 斯兰 薛秀泓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9821.htm 1 工业互联网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