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全力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安徽省法律援助机构实现省市县乡村全覆盖,5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万件,接待各类法律咨询95.8万人次,为38.2万名受援人取得直接经济利益42.4亿元

□ 本报记者 华铭 张海帝

“法律援助是一项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人权、保稳定、促和谐的司法保障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全社会的实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这项惠民利民工程的社会知晓率,争取让更多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共享全面依法治国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时侠联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法律援助工作坚持服务为民宗旨,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创新便民措施,推行信息化服务,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了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案件质量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万件,接待各类法律咨询95.8万人次,为38.2万名受援人取得直接经济利益42.4亿元。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扩大服务范围

降低援助门槛

《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于2002年10月颁布实施,2016年11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重点在强化法律援助政府责任、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近年来,特别是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以来,该省不断扩大援助事项范围,将与民生保障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同时,逐步降低援助门槛,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原来的执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放宽到最低生活保障2倍标准以上。在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始终把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开展维权专项活动,开通维权绿色通道。

2016年,是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的第一年,安徽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万余件,同比增长23.8%,案件量居全国第三,增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该省已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8.3万件,同比增长7.8%,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8万件的民生工程任务目标。

加强基层基础

提升援助能力

据介绍,安徽省司法厅坚持把法律援助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着力点,努力建设与服务困难群众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基础设施。目前,全省建有法律援助中心124个,其中123个建在临街一层,方便来往,成为便民服务窗口,其排名居全国前列。

全省共建立各类法律援助工作站3490个,法律援助联系点17,000多个,形成了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5级便民网络。同时,依托全省司法行政信息系统,建立起贯通省、市、县(区)、乡镇(街道)4级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批、指派等流程的网络化操作,方便了受援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5年以来,安徽省司法厅相继出台民事、刑事、行政、仲裁、非诉讼5类个案质量标准,以及案件综合管理质量标准、案卷归档管理办法共7个规范性文件,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组织开展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优秀案例评选,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检查案卷等活动,保障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通过组建刑事案件以及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等维权案件的律师志愿团,进行专业化分工,提升援助质量。

2016年,法律援助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后,中央和省以及各市、县(区)财政共投入法律援助业务经费8990万元,同比增长31.6%。去年以来,全省16个市先后出台新的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提高了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的办案补贴,调动了援助人员的办案积极性。

开展多项改革

完善工作机制

近年来,安徽省法律援助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多项改革,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安徽省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司法行政系统立足自身职能提供的系统性法律服务,通过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服务于社会公众。目前,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全省16个省辖市、105个县(市、区)、1516个乡镇(街道)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均已建设完成,人民群众到任何一个实体平台,都可以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在热线平台建设方面,安徽省正在制定建设方案,升级改版现行系统,提高热线咨询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群众满意率。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安徽法网”初步建设方案已经形成,明年建成运行。安徽省司法厅正在推进村(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建设,覆盖所有村(居),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安徽省司法厅还在积极推进包括法律援助案件在内的全省法律服务案例库建设,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方便社会各界通过典型案例了解和使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已发布《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安徽是8个试点省份之一。目前,安徽省司法厅正在制定试点方案,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二审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聘请辩护人的,全部提供法律援助。试点中,将重点对律师资源、经费保障以及与公检法机关的相互衔接,积累经验,检视成效。

该省还落实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法院、看守所派驻值班律师,为所有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目前,该省80家看守所、126家法院、11家检察院,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在法院和看守所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安徽省司法厅将会同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安全厅转发两高三部的《意见》,推动值班律师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

宣传“法援”制度

核心价值凸显

法律援助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首先要让困难群众了解法律援助。近年来,安徽省司法厅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农民工维权、残疾人维权等专项活动,采取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援助先进典型事迹、拍摄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援助制度。2016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优秀案例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共评选出优秀案例50件、“十佳”案例10件,并已编印成册。

在法律援助工作的改革发展中,该省还涌现出一大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中国好人”冯霞律师,特别是连续4年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陈贤律师,先后当选“中国十大正义人物”“CCTV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中国好人”,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当选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近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向陈贤律师表示敬意。这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法律援助制度的核心价值。

2017-11-22 华铭 张海帝 安徽省法律援助机构实现省市县乡村全覆盖,5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万件,接待各类法律咨询95.8万人次,为38.2万名受援人取得直接经济利益42.4亿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9364.htm 1 全力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