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 浩
□ 陈瑞锋
9月11日,广东阳江市中广核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广东省核准,这是阳江首个获得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核准单体最大容量海上风电项目,标志着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阳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开发为上下游的风电产业,力争打造成阳江新的支柱产业。
首个海上风电场获核准
多个风电场年内开工
据介绍,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地点为广东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南部海域,陆上控制中心建设地点为阳东区大沟镇三丫村。项目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单机容量5.5兆瓦,总投资约8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10.3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2.1万吨、减少灰渣约2.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86万吨。
上述项目只是阳江市中今年推进建设4个海上风电场的一个。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阳江市海上风电总规划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目前一期300万千瓦项目加速推进。其中,一期首批4个风电场、共130万千瓦装机容量项目已报省发改委申请核准,除南鹏岛40万千瓦项目已获核准外,其余项目预计10月底前获核准,4个风电场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此外,阳江市还加快一期第二批1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上报核准工作,力争2019年8月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
海上风电开发将给阳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按业内每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投资2亿元测算,首批4个风电场130万千瓦将带动投资260亿元。此外,按年发电3000小时测算,300万千瓦海上风电投产后将带动年产值约80亿元,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将带动年产值约260亿元。”阳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抢占风电装备制造高地
吸引17家企业进园
据了解,在开发海上风电的同时,阳江通过资源换产业,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
“阳江有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量,对风电装备及运维提出巨大需求。此外,海上风电系绿色能源,省内外沿海地区海上风电开发方兴未艾,风电装备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发展海上风电制造业,不仅为本地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上游装备支撑,也将有利于阳江抢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这一新兴产业高地。”阳江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阳江率先规划建设了7.4平方公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包括核心装备生产、零部件生产、研发、总装运维与码头等四大功能区。目前,产业园内道路、码头、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园区招商工作也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作为风电装备制造知名企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今年7月首期投资3亿元的风机叶片项目已在阳江风电产业园动工,年底完成厂房建设,二期还将投资10亿元建设风机主机制造项目,并计划明年底投产。日前,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一行再次到访阳江,表示将把海上风机制造的研发、生产、运维全产业链基地放在阳江。
“今年共办了三场风电装备专项招商会,已有17家企业确定在园区投资,计划总投资60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达200亿元。其中,明阳风机制造、三峡风电装备制造、粤水电装备制造3个项目已动工,总投资21亿元。中车株洲电机、河谷(佛山)智能、丹麦海卓泰克、美国艾默生等14家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企业已提交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29亿元。”阳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入园企业已初步形成从风机主机制造到零配件供应的完整产业链。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力争3年~5年将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运营维护产业基地,2020年产值将超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