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村企集团五村合作滕头会议在慈溪市滕头生态酒店举行。会议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了2017年度工作,确立了五村合作的新发展、新目标、新征程。五村合作发展的接力棒从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全国生态第一村的滕头村传递到方林村,至此,中国五村合作走进了第十个年头,经历了两个轮回。
为了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浙江省的方林村、滕头村、花园村、航民村和上海的九星村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的组织下,于2008共同成立了中国村企集团五村合作组织。
作为全国首个跨区域村级企业集团合作组织,中国村企集团五村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通过商讨项目,多方交流,以发展为宗旨,合作共赢,从单项合作走向多项合作,不仅五村控股集团稳中求进,而且成员单位发展各有建树。这种村际合作,基于平等自愿原则,是以村庄经济合作组织创新的形式,通过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开展运作,实现集团化经营,昭示着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有效发展的一种崭新实现形式。
滕头村:
演绎现代都市田园牧歌
滕头村距宁波市区27公里,宁波机场15公里。全村现有844人,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一犁耕到头”是滕头人的精神符号,长期以来,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了绿树成荫、碧水环绕、花果相间、百鸟和鸣的江南田园美景,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后,当许多农村都在为“环保和温饱谁优先”而纠结的时候,滕头村就坚定地高举起“生态立村”的大旗。1993年,滕头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环保委员会,坚定地履行投资项目论证的把关职责——20多年来,累计否决50多个经济效益可观但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在项目选择上,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的滕头村党委提出了 “二让路、二上路”原则——为了保护生态,经济效益再高也要让路,对GDP的拉动再大也要让路;无碍生态的清洁产业可上路,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可优先上路。宁波滕头集团公司目前下辖70多家企业,安置外来就业人员7000多人。
滕头景区突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互动式体验,以全新的景观营造理念,创造面向未来的新旅游模式。别具匠心的村庄规划和园林营造,自然与人类的巧妙结合,演绎出现代都市的一首田园牧歌。
滕头村长期致力探索、实践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建设协调并举之路,相继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殊荣,还获得全国首批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委会、中国十大名村、国家级生态村、国家首批AAAAA乡村旅游景区、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等70多项国家级荣誉。
2008年,滕头村从全球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以“生态和谐实践”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乡村案例,并以“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口号叫响全球。
花园村:
以工富农 以工强村
花园村地处浙江中部,距东阳城区16公里。原花园村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2004年10月,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组建成新花园村,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2016年年底,花园村有3018户,常住人口9302人,总人口超过5万多人。
新中国成立前,花园人靠打长工、挑盐卖度日;新中国成立后,花园人靠捉泥鳅、搞副业谋生。“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这是旧时花园村的真实写照。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花园村用什么路子才能走出贫穷?结合实际,花园村领头人邵钦祥认为,只有走工业化道路,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以工兴村,花园人才能摆脱困境。1981年5月,邵钦祥筹集资金1500元办起了蜡烛厂,从闪闪的烛光里看到了花园的希望。花园人终于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并逐步走到了农村改革的最前列。
如今,花园村产业涉及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基础材料、建筑房产、包装彩印、红木家具、影视文化、旅游商贸、电子科技、教育卫生、火腿食品等,其中,花园生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并于2014年10月9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花园新材公司是浙中南最大行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花园铜业公司年产10万吨高精度宽幅铜板带生产项目顺利投产,逐步跨入国内行业前列;花园建设集团是全国优秀施工企业,正在晋升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花园药业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正在布局大健康产业;花园金波公司是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企业,已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年底,花园村拥有个私工商户2827家,全村实现营业收入461.2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这里连片别墅、高层住宅、高档剧院、高端学校、会展中心、等级医院、生态公园、大型商场、专业市场、金融机构、特色街道、设施农业、四星酒店、体育广场、文化广场、污水中心、自来水厂、老年公寓、图书馆以及幼儿园等一应俱全,走出“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大康”的花园发展之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航民村:
发展集体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
航民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南岸,位于杭州市萧山东部,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1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全村现占地2平方公里,328户、1100人,可耕土地800亩、山林200亩、精养鱼塘126亩。
航民村改革开放前还是个脏、乱、破、旧的穷村,改革开放初期却成了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个“百万富翁村”,如今更被誉为“浙江首富村”。小村巨变,是领头人朱重庆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凭稳健经营的理念带领广大村民和职工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小康之路的结果。
30多年来,航民村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做强传统主导产业,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公司形成了以纺织、印染、热电、建材、黄金饰品等产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其中年加工印染布匹9亿余米,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印染企业之一;黄金饰品年加工量80余吨,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黄金饰品加工企业。实施以宾馆、房地产和海运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布局,拥有2家四星级酒店,三艘干散货轮,载重能力6.5万吨。实行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17个农业工人管理900亩农田和养猪、养鸡、养鱼等畜牧生产。
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航民村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1999年,率先在全省探索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49%的股权量化到村民、职工和经营管理骨干,构建共同富裕机制,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2012年,职工人均收入达到39,600元,村民人均收入加上分红达到45,000元,金融服务、通信网络和现代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家庭轿车拥有率达到70%,成为一个“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的和谐新农村。
在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航民村注重村民职工精神上的共同富有,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建设。1996年,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集影剧院、游泳馆、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于一体的航民文化中心。全村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上大学享受奖学金及生活补贴;统一实行村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村民、职工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活动。全体村民过上了经济殷实、生活富裕、精神富有、健康和谐的幸福生活。
航民村的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浙江省“文明村”“模范集体”“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首届魅力新农村”和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中国经济十强村”等称号,航民村(集团)党委两度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九星村:
以市兴村 强村富民
九星村地处上海西南部,隶属于闵行区七宝镇,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有19个村民组、1185户、4600名村民。村党委下设6个直属党支部,归口领导的“两新”组织市场党委有8个党支部,共计14个党支部、433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60名、老龄党员101名、市场党员272名(转入组织关系192名)。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九星村抢抓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历史机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走上了“以市兴村、强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办了中国最大的村办市场。
九星人始终发扬“坚韧不拔、勤奋好学、自主创新、求强务实、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九星精神,探索出了产业接二连三、极具特色的富民之路。九星村集体经济组织——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分设“市场管理、财务记账、广告制作、电子商务、小额贷款、旅游服务、文化收藏、房屋租赁、地产开发”等诸多产业。其中支柱产业上海九星综合市场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入驻全国各地商家10,000多户,经商务工人员25,000多人,年交易额300多亿元。2010年、2013年两次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九星村创造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业绩,位列中国经济百强村第五位、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第五名,曾经欠债1780万元的落后村蜕变成中国市场第一村。
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让全体村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如今的九星村民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并享有“四金”收入,即薪金、福利金、股金和租金。同时也促进了城乡融合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九星村、九星集团、九星市场也相继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市场第一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诚信示范市场等50多项全国性荣誉和100多项上海市荣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九星市场这座近20年历史的老市场整体环境与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闵行建设生态宜居主城区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2017年2月17日,九星市场宣布关闭,开始转型。“新九星”将打造成国际家居建材贸易中心,并通过强化居住功能,建设“产城融合,居职平衡”的宜居社区。
方林村:
基本保障靠集体 发家致富靠自己
方林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现有265户,人口1105人。村设党委,共有党员110名。党的十八大以来,方林村坚持党建引领,秉持“基本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产业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村民知识化、村庄生态化,实现了家家住别墅、户户生态园的梦想,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兴村、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创业创新之路。
方林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文明村”“全国小康村”“全国首批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村”等13项国家级殊荣和16项省级荣誉。
2016年,方林村实现市场交易额195亿元,并荣获2016年中国名村排行榜第23位。现如今,方林对外合作有中国五村、台州五村,并在玉环建立了玉环方林汽车城。其中,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是台州唯一一个百亿市场和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是“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网上网下融合市场30强”。“买车到方林,方便又诚信”的方林模式,从方林出发、走向全国。
依法治村、有章可循。从1998年开始,方林村就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套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的民主管理体系。2017年,经过第6次修改完善,汇编成14章133条的《方林村村民自治章程》。方林村通过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吃粮有保证、上学奖学金、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障”等多达16项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村里统一给村民上了农医保、房产保险,村民体检每2年一次,开辟村民住院绿色通道,实行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和二次报销制度,医疗费报销达90%以上,为村民带来切切实实的方便与实惠。本村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实行村民退休制度,每月发放1150元退休金;每年举办敬老节,发放寿星奖,还可享受节日慰问金和每2年一次的外出旅游,广大村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目前,退休村民的退休金和分红每年就达到25,000元。
“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为让每个方林人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方林村于2016年12月26日完成了股改,成为台州市第一个真正彻底股改、按股量化和分红的村。方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首次量化3.3亿元,总股份1100股,每股30万元,社员年终的股权分红按10,000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