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新元
沪深两市进入三季报披露期,从已披露的情况看,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超预期。与此同时,受业绩提振影响,一批利好股票连日来大幅走高。
多位人士分析认为,改革持续深化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过程中,以新经济为代表性的行业、公司发展将迎来持续利好,成为股市投资的重点,其中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上市公司业绩回暖
截至10月25日,逾20%公司三季报亮相,整体业绩喜人,前三季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达到30%左右,大幅高于2015年和2016年同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平均水平。
10月以来,多家上市钢企先后发布了盈利大增的业绩预告。尽管钢铁企业效益改善在业内意料之内,但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实在超出预期。
10月25日,首钢股份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1.39亿元,同比增加50.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加1188.09%。
凌钢股份10月13日披露,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4.06亿元,同比增长3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6亿元,同比增长7120.69%;基本每股收益0.40元。
10月25日,晨鸣纸业、广东甘化和恒丰纸业3家造纸业上市公司同时披露2017年三季报。其中,晨鸣纸业2017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4.47%;广东甘化2017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5.34%;恒丰纸业2017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37%。
10月24日,山东海化发布2017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2亿元,同比增长56.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690.07%。据Wind数据的统计,截至10月25日,195家山东上市公司中已有57家发布了三季报,其中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暂为山东海化。
10月20日,中国人寿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95%,对应约263.8亿元,依此计算,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将达到约141.4亿元,超越上半年的122.4亿元,同比2016年三季度单季大幅增长约3.5倍。高增长业绩打破了市场的平静,保险分析师喊出“中国人寿业绩超预期”,并预计“保险行业业绩或超预期”。而且,分析师们认为此前预估太过于谨慎,“产品新政”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国寿股份、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股价实现连续上涨,中国平安股价涨幅更是高达69.79%。多家券商表示,持续看好保险股基本面强劲改善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申万家电行业共33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23家公司预告盈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排名靠前的公司有天际股份(300%)、金莱特(190%)、同洲电子(100.66%);乳制品行业共有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科迪乳业预计增长40%~60%。
业绩增长原因何在
凌钢股份表示,营收同比上升主要是受益于钢材市场回暖,产品价格上涨、销量增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报告期内的财务费用较年初减少了9803.77万元,其原因是公司强化降本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产品结构优化管理等措施所致。
另据凌钢股份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型材在产量、销量和售价方面均有明显增幅。具体来看,三季度型材的产量为307.43万吨,同比上升75.05%;销量和平均售价分别上升了13.12%和57.81%。管材的产销则出现略微下降,其中产量下降14.92%、销量下降3.4%,但管材的售价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报告期内报3345.86元/吨,增幅为42.59%,成为公司报告期内平均售价最高的钢产品。
“钢材价格在今年二、三季度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与此同时,铁矿石等原料价格却同期出现了下跌,有段时间下降幅度非常大,这样就导致了钢铁企业的成本结构得到改善,同比去年煤炭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今年的盈利情况显然会更好。”一位研究员表示,从5月到现在,钢企吨钢平均利润一直保持在1000元以上,只有短期跌至千元以下。
山东海化解释,利润总额增长696.64%的原因系主导产品销量增加销价提高所致。中信建投证券、新时代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曾指出,山东海化三季度充分受益纯碱涨价,给予股票买入评级。
中国人寿表示,本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对于保险行业三季报为何乐观,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是准备金拐点效应显现,为平滑利润在三季度有所释放;二是根据盈利进展兑现浮盈;三是费用确认不均等影响。
对于大消费类上市公司股价飙升和业绩增长,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消费升级——日益庞大的中产阶层,对消费品质的要求不断增加,推动消费行业龙头股的业绩和估值持续攀升。
中金公司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向好的势头有望继续保持。长期来看,考虑目前的企业资本开支周期从2016年开始企稳回升,同时结构调整和改革背景下传统经济的盈利能力仍在恢复,新经济部门仍保持盈利相对快速的势头。此外,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复苏的中周期阶段,盈利稳健增长的势头有望延续。
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陆续公布,大消费、医药、大金融等行业良好的成长性和业绩确定性优势会逐步显现,有望迎来投资行情。
近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多只大消费股强势走高,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旺盛,大消费板块是当下环境中具备高确定性的投资板块。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开始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在这个大逻辑之下,消费升级成为机构投资者长期战略布局的方向。
景顺长城基金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故继续看好消费升级以及大消费板块;而鉴于新兴科技产业已经逐步超越传统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建议关注产业升级方向及科技板块。另外,随着市场对国企改革进程加快的预期开始升温,未来国企改革进程有望得到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经济运行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领域就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要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补短板。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挖掘传统动能中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成分。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中国企业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平安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魏伟认为,明确的行业发展趋势,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综合来看,中国的新兴产业正处于良好发展的势头之下,中国企业在本轮经济转型中将获取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博时基金指出,传统产业当前继续处于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环保限产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概率仍高,利好钢铁、电解铝和部分化工。而在新兴产业方面,国内有比较优势的TMT制造业、新能源车和光通信行业有望步入这一全球产业演化的正向循环。消费预计受益于高房价和地产销售面积下降,旅游酒店、跨境电商、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展现向好态势。
平安证券认为,房地产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将逐渐退位,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和3D打印等七大新兴产业,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有关研究人员认为,保险方面,长期来看居民收入增加及消费升级有望带动保费高增长,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社保支付能力承压,商业保险有望得到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