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城
王亥(公元前1854—1803年),河南商丘人,华夏商人,商品、商业的缔造者,华商始祖、商族先公之一。子姓,又名振,阏伯的六世孙,契之后,冥之长子,商部落族的第七任首领。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在与各国的交易中,王亥坚持以诚信为本,平等交易。根据史料记载,与商国经常交往的有一个诸侯国叫葛国。葛国是个小国,社会落后,资源贫乏,老百姓所需粮食一直不足。商国一直向葛国提供粮食,平等进行各种交易。有一年葛国遭遇天灾大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连树皮草根都快吃光了。葛国国君到商国向王亥求援,恳求商国多运送些粮食到葛国,并愿意拿出比原来高出一倍的物品交换。王亥说:“您是商国的老朋友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更不能乘人之危敛物。”王亥除了继续以原定的物品与葛国交换粮食外,还多提供了些粮食援助。事后,葛国国君向王亥送书一封,其中写道:“葛国愿与商国世代交好,永结同盟。”
从简单的以物易物发展到复杂的商品贸易,其漫漫脉络也就在这里找到了源头。王亥经商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商文化文明播撒天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