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焦点

泡面如何适应网购时代

□ 盛玉雷

在经历五年销量连续下跌后,以方便面、冷冻食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筑底复苏。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以创新推动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方便食品“东山再起”的最大考验。

近年来,方便食品所填补的饮食空间,遭受外卖行业异军突起的强烈冲击;产品停留在“加量不加价”的逻辑上,对食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味蕾吸引力不足。销售下滑、市场萎缩,深陷内外交织的发展危机,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

有人说,作为出行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铁正用“快餐加咖啡”的饮食消费,加速替代绿皮车时代的“花生瓜子方便面”。当绿皮车换成了迅驰的高铁,当小卖部升级成琳琅的超市,当外卖四处开花、网购无处不在,一碗泡面该何处安放?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改革转型才能觅得生机。今年以来方便食品行业的暖意,正来自大刀阔斧的创新变革。在今年报送的创新产品中,60%以上的方便面放弃油炸,降油减盐趋势明显;调味包的“工业味”大幅降低,增加了天然配料和脱水蔬菜的应用;面条形态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荞麦面、土豆面、刀削面、米粉等款式。总体来看,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的方便食品正成为主流,契合消费者健康、营养、安全的饮食理念。这些变化,让方便食品有了“正餐化”的契机。

今年方便食品行业的变化,也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样本。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提出要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落实这一要求,就不能只局限于生产配方的推陈出新,还要着眼于产品理念的更迭,改变人们“方便食品等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

有位泡面达人,为了寻找完美的泡面,在20年的时间里品尝了40多个国家的5600多种泡面。其实,哪有完美的泡面,只有不断进化革新的饮食。只要产业革新能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那么在人们的餐桌上,方便面就依然会是可供选择的食品之一,这股美味也就永远不会消失。

2017-10-12 盛玉雷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04727.htm 1 泡面如何适应网购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