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郭冠军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硬仗,是“五个一批”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头号工程,也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后,国务院部署的第一个扶贫专项工作。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河南省先后召开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第四次推进会、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专题协调会,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书记谢伏瞻和省长陈润儿多次在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等会议上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列为重要议题进行专门研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深入搬迁任务县指导工作。
坚持督导巡查
加强责任落实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易地扶贫搬迁重要指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作出的重要批示,国务院部署了第一个扶贫专项工作,让“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群众通过搬迁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补“短板之短板”。如何将总书记、总理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指示、批示贯彻实施?如何按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如何加速制度创新督促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何积极改变当下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事实现状,让老百姓搬得放心安心呢?
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制定印发了《河南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整改方案》,按照“六个一”(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和“三个零差错”(贫困户识别、贫困户退出、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精准度、认同度、满意度明显提高)要求,全力推进国家专项稽察的4个县开展7个问题重点整改,所有搬迁任务县围绕“搬迁对象精准、安置规划科学、严守政策底线、工程建设合规、资金使用规范、拆旧复垦到位、帮扶措施有效、脱贫退出精准”8个环节开展全面整改。于2017年5月5日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整改规范档卡培训会,开展对易地搬迁对象的新一轮识别工作,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再识别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搬迁对象识别工作进行再要求、再部署;印发《关于规范易地扶贫搬迁档案信息资料的通知》,列出县、乡、村、户四级搬迁对象档案资料清单,确保“一户一档”。
守住住房面积的“标线”,严格执行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政策底线,按照“能退则退、能调则调”要求开展超面积整改。守住搬迁不举债的“底线”,明确要求所有资金全部由省级统贷统还,决不让群众因搬迁负债。守住项目规范管理的“红线”,严格履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确保项目管理规范、质量安全。成立4个专职督导组,分片分包对全省50个搬迁任务县(市、区)开展常态化实地巡查督导,制定月度督导方案“挂图”督导,建立督导台账“带账”督导,对问题多、进度慢的市县“一对一”重点督导,每月实地督导时间不少于20天,实现所有729个安置点督导全覆盖。创新智能监管,建立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数据库,于8月10日开始全面启用,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实现了对搬迁对象精准比对、建设项目实时监控、搬迁成效量化评估、后续发展精准管理,搭建起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平台、指挥平台、监督平台,切实提高工作精准度和有效性。
坚守扶贫目标
加强后续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政治任务,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河南省是有着1.0722亿人口的大省,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非贫困县(市、区)26个。按照要求,2016年,河南省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394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10个;2017年,河南省计划搬迁人口100,00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419个。
河南省紧盯问题、狠抓整改,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坚持制度创新、落实责任,实干干实,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搬迁是为了脱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后续发展的重点。研究制定《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先后两次召开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特色农林业、转移就业、资产收益等方面明确具体工作举措。
鼓励各地组建县级后续扶持发展公司。按照“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原则,积极整合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迁出区和安置点资源,具备条件的,优先复垦为耕地;不宜复垦的,宜生态则生态,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开发则开发。目前,已累计拆除旧房5000多套、复垦耕地1350亩。
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复垦券省域内公开交易政策,将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农村宅基地拆旧复垦后的结余指标在省域内公开竞价交易。目前,已拍卖两批9291亩,全部以30万元/亩熔断价成交,共筹集资金27.87亿元,惠及23个搬迁任务县,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收入,实现了搬迁群众收益最大化。
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搬迁光伏扶贫专项工程,采用“统一前期工作流程、统一招采、统一运维、统一验收、统一监管”等“五统一”运作模式。今年年底前,在已建成的23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49个黄河滩区迁建贫困村建设单个规模不超过300千瓦的村级小电站,预计可保障扶贫对象20年以上稳定收益分配,进一步拓宽搬迁户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