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兴:跨境经济助力兴边富民

2018-12-06 21:25:00 来源:本网专稿   

记者手记

“东兴汇路”:曾经的生命“脐带”

□中国改革报记者李宏伟

广西东兴市,一个地处边陲海角的小城,由于时势的因素,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诞生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东兴汇路”,它拯救了在战争和饥饿中苦苦挣扎的逾百万潮汕侨眷,是潮汕人曾经的生命“脐带”。

在东兴采访期间,记者有幸参观了按原貌修缮的东兴侨批馆,并见到了发起“重修东兴侨批馆”倡议的潮汕商会会长林惠江。他告诉记者,这座会馆当时作为侨批局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和中转站,为汇路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侨批馆已成为东兴市旅游的历史景观,吸引了一批批侨批后人来此寻根问祖、参观游览。

“我要重走东兴汇路,传承和发扬前辈的侨批精神,对自己、对后人有个交代。”林惠江表示,东兴汇路长达3000多公里,分为两段:一是越南—柬埔寨—泰国—芒街镇的国外段,二是东兴—钦州—玉林—贺州—韶关的国内段。

记者深深为他热衷侨批、重走东兴汇路的痴迷精神和坚定毅力所感动。出资租下东兴侨批馆进行保护,四处搜集侨批馆的相关资料,呼吁当地政府进行保护及修缮……这或许是林惠江向3000多公里东兴汇路迈出的第一步。

侨批,潮汕地区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家乡的汇款,是众多侨眷的主要生活来源,其中绝大部分附有家书。“东兴汇路”,作为“侨批”史上一个短暂的“片断”,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为人知。“如今开展东兴侨批汇路文化的研究,对展现东兴市侨乡文化,以侨引侨,以侨搭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惠江表示。

据介绍,上世纪初的“下南洋”热潮中,潮汕人成群结队前往东南亚经商,家中老小的生计全靠外汇支援。外汇和信件一般由民间的侨批局,通过海上交通线运回国内。1942年前后,日军攻占香港,潮汕、闽南地区相继沦陷,海上交通线被封锁,百姓生活出现危机。当时广州侨批局一名批脚(邮差)经过探索,发现经越南芒街进入中国东兴是当时唯一可通行的邮路。于是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大批外汇和信件得以经此输入国内,形成了著名的“东兴汇路”。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