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风潮涌 创新逐浪高

2018-09-19 09:45:35 来源:本网专稿 

借梯登高

“德清模式”内涵外延不断扩宽

在莫干山国家高新区,有一家企业的专家工作站被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即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莹电子)。这是一家在同行中唯一具备晶体生长、晶片加工、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线、一流的科研人才。站在华莹电子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前面,很难想象它的前身竟然是一家位于乾元镇镇北的国营砖瓦厂。

日历翻回到1977年,当时德清有四五十家砖瓦厂,都面临着生产原料日益匮乏、劳动力奇缺的困境。“要么死,要么转”。于是,这家在当时与科技毫无瓜葛的地方国营砖瓦厂,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攀高亲”找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而当时的科研院所在闷头搞科研,并未面向企业搞研发。经过多次接洽,双方最终达成“铌酸锂晶体生长”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意向。当年下半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就开始无偿向德清砖瓦厂进行技术推广。随着晶体项目生产能力快速形成,德清电子器材厂应运而生。

1983年10月20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正式挂牌成立,创造了企业经营业绩5年连续翻番的奇迹,曾被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称为产学研结合的“德清模式”,由此拉开了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

德清企业在尝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甜头后,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得到扩展。到1985年,德清先后成立了11家“科研生产联合体”,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生物、节能、喷涂等新兴行业在德清涌现,奠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星期天工程师’——部分上海科研院所的优质人才,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德清提供技术服务。”在德清县发改委主任章洪春看来,“星期天工程师”是德清柔性人才引进的一个生动实践。何谓人才的柔性引进?“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这牵扯出又一段敢为人先的陈烟往事。德清洛舍玻璃厂厂长王惠林,不经意间发现了钢琴市场的“商机”,并从上海钢琴厂高薪“挖走”了4名工程师,这引发一场关于人才流动的轩然大波。最终,国务院政研室派出工作人员赴德清调研,认为上海周边企业也有解决技术难题的需求,工程师可以在星期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此后,“星期天工程师”才从“偷偷摸摸”变得“名正言顺”。

在随后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浪潮中,“德清模式”不断得到深化,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宽——围绕“成果从哪里来、谁来承接转化、如何使转化更为快捷顺畅”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平台和创业平台建设;从单纯引进科技、人才为主转向注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科研主战场转向企业本身。

如何进一步疏通成果的转化通道?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德清模式”进一步拓展。据德清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2003年9月,德清县成立全国首家科技担保公司,由县财政出资2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20万元。随后,德清又成立了全省县域首家科技支行,拓宽了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和途径。德清还专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等,强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扶持,推动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以“金”的介入为突破口,德清各种创新要素涌动与集聚,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步演变为政府引导、金融支撑的“政产学研金介用”相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被称为新“德清模式”。其中,“介”是指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用”则是指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2012年8月,德清成为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2017年获评全省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综合服务体系,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从未如此紧密。通过先试先行,德清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再探新路,在实践中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十法”:成果风险投资、国际科技合作、技术经纪人互联、创新团队攻关、科技成果竞拍、科技金融订制、专利技术运营、校企协同转化、机器换人倒逼和众创空间孵化。

围绕技术市场建设,大力探索创新资源市场配置,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通科技和经济结合“最后一公里”,这标志着“德清模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德清县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德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幅1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7.7亿元,增幅9.8%。科技正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德清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逐渐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孕育而生了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现在的产业格局,往深处看,和‘德清模式’是一脉相承的。”章洪春说。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