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2018-08-24 12:42:42 来源:本网专稿 

三问:试评价进展顺利各具特色

22个试评价城市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目前已经全部报送了调查问卷及数据,正在清洗汇总

问:22个城市的选取有何考虑?目前营商环境试评价进展如何?面临哪些共性问题?

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的部署,国家发改委法规司会同有关单位,先后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单位)、委内司局、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据此,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完善调查问卷,明确试评价工作机制。

按照“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导同志关注的原则,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择22个城市分两批进行试评价,验证评价体系、探索评价方法、积累评价经验。3月中旬~5月,首批在北京、上海、厦门、深圳、武汉、沈阳、成都、杭州、兰州、辽宁葫芦岛、浙江衢州、陕西延安等1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根据试评价地方反馈的意见,对指标进行了调试修正。4月下旬~6月,第二批在天津、重庆、青岛、广州、南京、合肥、贵阳、湖北襄阳、海南三亚、浙江义乌等10个城市开展试评价,核验调整修改后的评价指标。在22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3个计划单列市、9个省会城市、5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开展的两批试评价,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行,积累了实践经验。

北京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重点环节,精准制定了新的“9+N”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上海提出以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为抓手,以市场主体感受为评判标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上海结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信息互联共享应用;结合自贸区建设等,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我们还与衢州、厦门有关试评价城市就试评价内容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优化试评价方案。比如,衢州市提出要以试评价为契机,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着力建设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的“无证明办理之城”“掌上办事之城”,力争用3年~5年时间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目前22个试评价城市已经全部报送了调查问卷及相关数据,正在进行数据清洗汇总及试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试评价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办理建筑许可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办理时间长,与世界前沿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和群众对已出台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满意,获得感不强等。针对地方反映的共性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重点突破,尽快推动出台一批全国层面改革举措。

四问:大数据支撑凸显先进性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从网络中获取指标数据,最终形成可视化展示

问:据了解,为做好试评价工作,国家发改委法规司会同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成营商环境试评价专项工作小组。在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中,专项小组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答:按照国务院部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紧密配合,协同推动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

一是完成了营商环境评价系统的建设、网上问卷的构建、问卷数据和地方有关资料的采集、试评价城市的问题答疑和调查方式的优化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试评价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同步校验各类数据,比对政府部门填报问卷、抽选企业填报问卷等数据,确保调查数据全面完整;初步构建了营商环境大数据评价可视化系统,实时动态展示城市营商环境情况,实现指标排名、城市对比、在线分析,准确发现短板不足和共性问题,有助于地方找准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有助于部门从全国层面研究各领域指标提升绩效的改革建议,这也是此次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二是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调查问卷的设计、评价指标内涵和外延的解释、填表说明的细化和试评价城市的问题答疑和评价方案的优化等工作。

三是听取来自部门、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意见,建立覆盖项目建设、企业纳税、产权保护、政务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库,组织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审论证,提升营商环境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客观性。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专家库范围、发挥各领域专家作用,不断健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更好地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