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建机制 凝聚“信用盐城”新动能

2018-07-31 15:39:42 来源:本网专稿 

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夯实信用工作坚实基础

记者:盐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的总体进展与发展态势如何?

沈建国:近年来,盐城市已初步形成了总体架构合理、基础设施扎实、应用成效较为显著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

夯实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一是强化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建设。加强信息记录,全面实现信用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加强与国家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共享,扩大盐城自然人、社会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信息数量和范围。二是建设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机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市级平台与各县(市、区)、各部门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三是加快基础信用数据库升级改造。将现有市级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升级,并与国家、省和县信用信息平台对接,与市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系统对接,推进信用信息实时归集共享及应用。

夯实“信用盐城”网站建设。一是提升“信用盐城”网站功能建设。在“信用盐城”网站开通企业信用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功能,积极稳妥、逐步有序开通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二是提升信用管理特色专栏建设。借助“信用盐城”网站的对外服务能力,整合各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建立“信用承诺”“七日双公示”等特色专栏。

夯实市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以信用为核心清单建设。推进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依法明确清单归集内容,制定清单目录,公布涉及失信行为事项。建立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监管的制度。二是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建设。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准入信用承诺制度,信用承诺通过“信用盐城”网站统一向社会公开。三是深入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

加快完善保障措施

织密信用监管“防护网”

记者:为保证江苏省及盐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盐城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驾护航?

沈建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保障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出台相关文件。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加快信用建设的相关政策;根据盐城信用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推广相关条例和办法。二是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各部门结合规划部署和工作实际,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并在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未来3年市级财政将设立不少于3000万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信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支持。

加大目标考核力度。一是明确工作分工。二是加强研究部署。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实施跟踪反馈机制。三是定期考核评估。定期对各县区、相关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自我督查。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一是诚信教育培训。支持市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信用相关课程、设置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二是诚信文化宣传。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诚信兴商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诚信主题公益活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