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省盐城市信用办副主任沈建国
□ 本报记者 岁正阳
地处江苏北部的盐城位于祖国的黄海之滨,这座古老又新兴的城市,从西汉因盐置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结合与时俱进的实践,铸就起跨越发展的城市之魂——“盐城精神”。
“‘十三五’期间,是盐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决胜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和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机遇期,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助推盐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构筑盐城‘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谱写新篇章。”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信用办副主任沈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完善机制强力推进
提升“信用盐城”发展活力
记者:现如今,盐城市信用建设工作成效日渐显现,具体是如何推进的?
沈建国: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信用盐城”建设的总目标,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深化改革、文明城市等重要内容,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组织协调机制健全完善。2009年,盐城市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并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辖区11个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信用办。
二是规划设计科学全面。盐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盐城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等十多个文件。明确了盐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和政府公信力。
三是信用信息系统建成运行。2014年9月,盐城市“一网两库一平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即“信用盐城”网、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和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截至2018年1月,“信用盐城”网点击量突破100万次,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归集了60个部门和11个县(市、区)信用信息1082类(项)2800多万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3.95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1.53万条,省市两级平台交换的信息达434万余条。盐城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信用查询服务窗口,近3年来累计为社会出具信用查询报告2000余份,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是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盐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第一批归集数据项的通知》等文件。盐城市信用办会同盐城市文明办制定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施方案》《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会同盐城市编办制定了《盐城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会同盐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制定了《盐城市住房公积金单位信用认定与奖惩办法》,盐城市信用办制定了《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管理暂行办法》《盐城市企业失信联动监管惩戒实施办法》等文件,初步形成了盐城市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归集、应用、管理全流程制度覆盖。
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夯实信用工作坚实基础
记者:盐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的总体进展与发展态势如何?
沈建国:近年来,盐城市已初步形成了总体架构合理、基础设施扎实、应用成效较为显著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
夯实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一是强化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建设。加强信息记录,全面实现信用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加强与国家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共享,扩大盐城自然人、社会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信息数量和范围。二是建设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机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市级平台与各县(市、区)、各部门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三是加快基础信用数据库升级改造。将现有市级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升级,并与国家、省和县信用信息平台对接,与市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系统对接,推进信用信息实时归集共享及应用。
夯实“信用盐城”网站建设。一是提升“信用盐城”网站功能建设。在“信用盐城”网站开通企业信用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功能,积极稳妥、逐步有序开通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二是提升信用管理特色专栏建设。借助“信用盐城”网站的对外服务能力,整合各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建立“信用承诺”“七日双公示”等特色专栏。
夯实市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以信用为核心清单建设。推进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依法明确清单归集内容,制定清单目录,公布涉及失信行为事项。建立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监管的制度。二是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建设。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准入信用承诺制度,信用承诺通过“信用盐城”网站统一向社会公开。三是深入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
加快完善保障措施
织密信用监管“防护网”
记者:为保证江苏省及盐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盐城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驾护航?
沈建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保障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出台相关文件。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加快信用建设的相关政策;根据盐城信用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推广相关条例和办法。二是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各部门结合规划部署和工作实际,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并在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未来3年市级财政将设立不少于3000万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信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支持。
加大目标考核力度。一是明确工作分工。二是加强研究部署。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实施跟踪反馈机制。三是定期考核评估。定期对各县区、相关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自我督查。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一是诚信教育培训。支持市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信用相关课程、设置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二是诚信文化宣传。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诚信兴商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诚信主题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