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作用渐显 失信“老赖”无处遁形

2018-07-27 08:26:15 来源:《中国改革报》 

探索信用修复激励“放水养鱼”得双赢

前不久,焦急的叶某来到浙江宁波江北法院,表示广东有一单业务需要其亲自处理,且时间紧急,需要乘飞机前往。但其因失信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乘飞机,叶某向法院提出了信用修复的申请。法院立即组成合议庭,综合考虑其履行能力和配合执行的行为,依照《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审查评分办法》,他的综合评分达到96分,符合信用修复的条件。于是,法院暂停对叶某实施信用惩戒,将其从失信名单上屏蔽。最终叶某及时赶到广东,成功拿下订单,并在返回宁波的一个星期内将获得的首付款30万元支付给本案的申请人殷某,余款40多万元也按照还款计划全部履行完毕,本案最终圆满得到执行。

据统计,信用修复激励制度试运行以来,江北法院有16名失信被执行人通过该制度从“黑名单”中屏蔽,6件执行标的额上百万元的案件纠纷得到顺利执结。

“‘信用修复激励制度’的出台,毋庸置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根据被执行人配合的程度,既可以作为一种惩治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执行手段,是很好的探索。”宁波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此项制度坚持了司法处置和企业帮扶相统一,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尽最大努力维持其“造血能力”,鼓励其积极提高履行能力,既给涉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机会,也有力助推了执行难题的破解。

宁波大学法学院博士冯一文认为:“司法的公信力,不仅可以通过刚性的手段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柔性的举措来加以推动。信用修复激励制度就是‘黑名单’刚性制度下的柔性补充举措,它好比是‘放水养鱼’,对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共赢。”

破局执行难最后“一公里”

破解执行难后,还须破解变现难。成功查扣被执行人房屋、车辆,意味着执行有了着落。但是,申请执行人最终拿到钱款,还得经过评估、拍卖环节。

6月13日,陈华(化名)取得武汉青山区武东路8号武东金桂园内一套房屋的产权,并成功收房。这套房,是他5月29日通过网络司法拍卖买下的。从拍下到确权、办理过户不到半个月时间。“房屋拍卖走流程如此之快,离不开淘宝、京东正式入驻法院。”武汉市江岸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曹辉介绍,财产变现难是法院执行工作中的瓶颈,变现难又主要体现在财产处置程序复杂。司法实践中,财产处置95%是房屋拍卖。如何缩短房屋拍卖的周期是法院面临的难题。“一个房屋的拍卖,需走评估摇号、引领看样、送达评估报告及拍卖裁定书、挂网上拍、督促买受人交付购房款、送达拍卖成交确认书、解除银行抵押、协助买受人办理购房手续、交付房屋、发放拍卖款等多个流程。”曹辉说,以前所有流程都由一名执行法官完成,效率较低。电商平台工作人员进驻后,全流程参与,不仅将执行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因为借助电商的专业视频描述、线下中介公司推广宣传、办理贷款等,大大提高拍品成交率。武汉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晏钢说,引入网络司法拍卖,对内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对外引入其他单位对执行工作监督与支持,提高了资产变现效率。

2017年3月1日开始,全国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建立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名单库制度,在全国确定5家网站纳入网拍名单库,并研发上线了全国统一的网拍工作软件,实现了动态管理。

“以淘宝网一家网站为例,从开展网络司法拍卖至今,共计拍卖65万次,拍卖标的物36万件,成交额5000亿元,平均成交率达到92%,溢价率达到64%,为当事人免除佣金达150亿元。”孟祥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到今年,网络拍卖在全国法院的覆盖率为90%,以网拍形式拍卖占整个司法拍卖的80%以上,基本实现以网拍为原则,以非网拍为例外的要求。

“以往司法拍卖一直是廉政问题‘重灾区’,采取网络拍卖后,基本实现了这一工作环节违法违纪‘零投诉’。”孟祥表示,网络司法拍卖以其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成本低廉、成交率和溢价率高等优势,得到各方当事人、广大竞买人的认可和高度赞誉。

为了解决财产处置变现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共29个省份1900余家法院通过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共计拍卖55万余次,成交量17万余件,成交额3784多亿元。

“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管理,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是,每年五六百万的执行案件中,有40%左右的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法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仍然查找不到任何财产。”孟祥介绍,为此,人民法院建立程序性退出机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进行严格规范,每半年进行一次自动查询,一经发现有财产,立即恢复执行。对涉企业的僵尸案件,依法通过执行转破产程序,化解案件存量。同时,对涉民生的无财产案件,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采用司法救助、社会基金和商业保险等方式予以救助。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