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立体突围 先进制造实力崛起

2018-07-24 09:27:12 来源:本网专稿 

——从制造业转型升级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几年前,国内一档财经节目抛出这样一个辩题:“制造业和金融业,哪个是立国之本?”当时,双方激辩良久仍难分胜负。如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制造业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依托,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本、富民之本。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仅为1.5%;而2017年,这一份额已经超过25%。中国更是连续9年保持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

近日,记者随“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采访团来到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实地走访了轮船、汽车、飞机制造企业,透过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纵横经络,感受中国先进制造业快速而蓬勃的发展脉搏。

造船——从“望洋兴叹”到“虎口夺食”

7月5日,在沪东中华造船厂零号基地1号码头,一艘已经建造完工、总舱容量为17.4万立方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以下简称LNG船)停靠在岸,等待交付。

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是什么概念?“按照1:600的压缩比例,再气化后体积可达到1.07亿立方米,足以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个月的用气量。”沪东中华造船厂LNG船总建造师何江华告诉记者。

LNG船,是高端货轮中的代表,一艘就价值数十亿元人民币。由于高技术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建造LNG船也是全球绝大多数船厂望而却步的“超级工程”。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早在1997年,沪东中华就投入巨资研发LNG船。十年磨一剑。2008年4月3日,我国首艘LNG船在沪东中华成功交付。自此,沪东中华成为全球13家之一、中国唯一一家大型LNG船建造企业。

沪东中华不仅在LNG产业链装备制造中占领行业制高点,目前正在建造的22,000箱集装箱船是从韩国船厂“虎口夺食”的超大型船只建造订单。要知道,在此之前,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始终牢牢把持着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订单的全部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沪东中华造船厂的立身之本是军工生产,它还是我国海军护卫舰与登陆舰的“摇篮”,曾先后承担人民海军16舰船首舰的研制任务,为人民海军建造了900多艘各型舰船。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等重大军事行动中,也都可以看到沪东中华舰船的身影。

屹立黄浦江畔九十载,沪东中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浓缩史。上世纪80年代,按照邓小平同志“中国船舶要出口,要打开国际市场”的指示,中国船舶工业在各行业中率先走出国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造船厂开始致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对于新旧生产模式的转换,做出了许多研究和实践。进入新世纪后,民营造船异军突起,央企集团发展迅速。到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国,但经济寒冬倒逼船企主动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沪东中华——全球唯一一家能同时建造LNG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和集滚船3种顶级民用船舶的船厂。

目前,全世界的船约有40%都是中国制造的,但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仍需要历史耐心。“我们应该保持清醒,LNG是一个产业链,单靠船厂很难和韩国PK,现在核心设备、材料还主要依靠进口,成本、供货期不可控。这方面需要国家投入科研经费,扶持一批配套企业,同时也需要国内船东支持实船使用。”何江华坦言。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