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战旗飘在四川

2018-06-20 11:33:26 来源:《中国改革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视察回访纪实

□本报记者 王进 何子蕊

初春的巴蜀大地,四处艳阳高照、喜气洋洋。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农业农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并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问候和美好祝愿。

习近平总书记在战旗村视察过程中,时时以“人民的勤务员”的身份去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场的干部群众无不被他深厚的为民情怀和严实的工作作风所感染,发自内心地对领袖拥护和爱戴。

“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记者在此后的回访中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将春节前视察的最后一站定在战旗村,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总书记情系三农。近年来,郫都区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改革成效显著,而战旗村则是我国以改革创新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60年记忆

战旗精神永久传承

大红灯笼挂起来,喜庆春联写起来,全家福照起来,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来……沉浸在喜悦里的郫都区战旗村,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听说记者是来回访总书记到村子里来的事,村民们立即围了上来:

“简直太激动、太激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我握手了!”战旗村6组村民祁全福兴奋地说。

“老人家您年纪多大了?过得幸福不幸福啊?……”回想起总书记紧握自己双手嘘寒问暖的情景,82岁的老党员冯家祥禁不住热泪盈眶地说:“总书记太亲民了,是中国人民的福星啊,我要为他点个大大的赞!”

总书记在战旗村买布鞋的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总书记主动拿钱买鞋的举动,更是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唐昌布鞋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赖淑芳说,我们的布鞋是传承了70多年的纯手工技艺,穿起来巴适。当时我们是真心实意想送一双布鞋给总书记,没想到他却说,“送我,我就不好穿了,买一双可以”。于是,总书记掏出200元买了一双布鞋。赖淑芳激动得泪光闪闪:“他就跟自己屋头的大哥一样!”

据了解,在战旗村视察的近一小时里,特色产业服务大厅是总书记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大厅里,唐元韭黄、云桥圆根萝卜等农产品青翠欲滴,杏鲍菇等食用菌肥美粗壮,人人耘“互联网+共享农业”种养平台正激情演绎,光亮明快的色彩在绣娘的飞针走线下汇聚成精美的蓉绣图案……“萝卜干合作社的产值如何?农产品加工一定要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总书记一边看、一边问、一边支招,总书记对于产业发展的熟稔与关心,感染了大厅里的每一个人。

郫都唐昌镇崇宁萝卜干专合社理事任健清楚地记得:在崇宁萝卜干专合社展位背后墙上挂着的一幅老照片前,我告诉总书记,“1958年3月16日,是毛主席来郫县视察高级农业合作社,这次您也来看农民合作社,正好60年!”总书记马上回应道,“那次是毛主席来成都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60年了,的确仿佛是一种回应。如同战旗村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一般,奋斗中饱含着弘扬与传承。

战旗村原名为集凤大队,1965年在改田改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被列为标兵,因此取名为战旗大队,就是今天的战旗村。

战旗村主任杨勇说,这些年来,战旗人始终传承和弘扬“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战旗精神,从70年代投资近30万元建立全县第一个机砖厂,到建立首个由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组成的村民自治组织;从全省首个将村民集中居住、将承包地集中入股,到2015年敲响全国集体土地入市“第一槌”,战旗振兴始终一马当先。

“战旗村的名字很有气势。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农民的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住房让城里人羡慕!”总书记对于战旗村的夸赞让战旗村支部书记高德敏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在战旗村的展板前,高德敏激动地说,就是在这儿,我把“战旗村怎么来的”“农村改革如何突破”“党组织战斗堡垒咋打造”等,向总书记一一作了介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支部这个“火车头”作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