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费降本“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

2018-04-24 21:00:00 来源:本网专稿   

“晒”出收费明白账

前些年,什么项目需要收费、为什么要收费、谁来收费,恐怕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和企业都会一头雾水。

据浙江省物价局副局长韩亚明介绍,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划清行政事业性收费边界,从制度源头抑制乱收费、滥收费。同时,严格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建立“一张网”公开机制,将收费目录清单在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政务微信等平台公开,实现清清楚楚亮单、明明白白交费。

需要说明的是,这张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收费基金项目和政策内容发生变化,会动态调整公布相应的收费目录,以确保收费目录清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

不光收费明细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清费减负政策实施以来,涉企收费哪些项目下调也是一目了然。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LED外延和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行政经理邹龙说,在运营建设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政府“真金白银”的减负红包。“仅在建设及运营初期,各类咨询检测等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收费较原先减少了约80万元,白蚁防治、新型墙体材料押金和散装水泥费、防雷检测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减少了约590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使得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近年来,江苏省也在清理涉企收费的同时,强化涉企收费行为监管。检验检测领域收费一直是近年来企业颇为关注的问题。价格部门下调特种设备检验收费,让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装备部部长朱守国感受到了价格改革的“温度”。该公司拥有特种设备134台,每年光特种设备检验收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朱守国给记者算了一笔新收费下的“减负账”,“新设备安装监督检验费下调幅度很大,一台新购置的卸船机按照原标准收费需13.5万元,而新标准只需要2200元左右。此外,年度定期检验费下调幅度也达到了20%左右。”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系统推进企业降费减负工作的同时,江苏省物价局也高度重视个别矛盾的排查和化解,换得企业真诚致谢。江苏罡阳控股集团内部重组过程中,房产交易中心根据当时收费政策要收取70多万元的非住房转让手续费。江苏省物价局接到企业请求后,多次与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及时出台了新的收费政策,使罡阳集团免交了手续费。

“跑”出审批加速度

长效体制机制的建设,是巩固清费减负成果的有力保障。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浙江省在积极推进企业减税清费改革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

“加快项目投资建设速度,让企业能早日投产,变相降低了企业成本,产生了经济效益。”2017年9月,姜精平切实体验到了施工图电子联合审查带来审批速度提升,“过去在办理施工图审查时,我们要准备好几份设计文件,分别报送至住建、人防、消防、气象等部门审查,前前后后估计也得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全部审查完,而这次项目一期工程那么多的图纸文件的审查只用了不到15天的时间。”

杭州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公司有些业务原先只能去市里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后,基本在区里就可以办好;有些资料未带齐,也可先办业务,后补资料;有些业务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办理,有些服务已向“不用跑”转化,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办事诉求。

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感受:涉审中介存在数量少、市场竞争少、信息公开少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中介服务质量差、降费难、效率低,中介服务时间占了项目审批全流程的一多半时间。

丽水市在全面梳理中介服务事项、中介机构类别、中介服务收费的基础上,从2015年4月起,建立了中介服务网上竞价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进驻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等28类、991家中介机构,各类审批资质中介服务机构均达到3家以上,打破垄断,形成了竞争态势。一方面降低了项目准备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服务收费。“双降”背后,彰显了当地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如今,在江浙大地上,企业的非税负担正在大幅度降低,清费减负红利正逐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得以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