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

2018-04-20 13:39: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纪南


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围绕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提出了科学设定政府宏观管理部门职责权限、调整优化相关机构设置的重要举措。落实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次改革进一步创新思路,对宏观调控体系进行完善,对宏观调控机制和方式进行优化。

一是强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职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导向作用。这次改革以空间规划为突破口,对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城乡、海洋主体功能区等相关空间规划职能进行整合,由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实行“多规合一”。这就从源头上解决了规划打架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二是构建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这次改革强调健全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和优化政府财税职能,将发展改革委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资委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促进宏观调控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发挥调控措施的整体效应。三是优化宏观调控部门职责。如将发展改革委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职责分别划给相关部门,使其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宏观、抓长远。四是强化政府风险管控和预测预警职能。把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作为重点,强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作出预警,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和优化政府金融监管职能,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位。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近年来国内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表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还不完善,亟须深化改革。

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这次改革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高效管用的金融监管路子。一是强化人民银行职能。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人民银行,进一步赋予人民银行必要的统筹协调手段,发挥其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牵头抓总作用。二是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筹对银行、保险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强化综合监管和功能监管,实现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机统一。三是统筹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原则,中央统一规则,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赋予地方相关属地金融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维护属地金融稳定。

通过调整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资源,完善职责分工,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性,逐步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