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促建
信用信息应用成效显现
记者:徐州市在信用产品应用方面,有哪些探索创新?
高义德:聚焦信用产品应用,坚持以用促建。2017年发布《徐州市行政管理中信用产品使用目录(2017版)》,在全市43家单位,114个事项中推广信用审查制度,在10家单位,18个事项中推广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在所有行政管理事项中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信息平台嵌入政务“一张网”建设,为政府部门提供批量信用审查服务。加大发改、财政、商务、经信、环保、税务、海关、公安、人社、住建、金融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应用力度,提高信用信息在评优评先、财政资金使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政策采购、行政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效果。
全年累计办理信用批量审查请求228次,核查企业6249家,发现失信企业661家,查证失信企业数占总核查数的10.58%,受理企业和个人信用核查申请458次,办理信用修复87次,处理异议申请11次。其中,在核查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过程中,发现有3家单位存在失信记录,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取消了相关单位的评选资格;在申报徐州名牌产品过程中,经审查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依据规定取消其参加徐州名牌产品评定的资格。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过程中,实施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提高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准入门槛,有效净化了建设工程市场。
探索创新信用信息应用路径,与银监部门合作,江苏省内率先在全市银行授信审批流程中引入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由徐州银监分局开发客户风险分析应用平台和授信审批查询平台及相应接口程序,实现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有效引入,推动社会信用信息在银行业有效应用。该平台已陆续导入全市社会信用信息约6000万条和国家发改委第一批严重失信企业2021家,先行推动8家法人机构在授信审批流程和审批平台中增加社会信用信息的审查环节,实现央行征信和社会信用信息的双审查,建立双报告制度,并将根据试点效果适时在全市银行业推广。目前,该接口与银行内部授信审批平台实现了线上对接。初步统计,自2017年下半年银行业应用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以来,粗略统计已累计授信户数5000余户、授信金额600余亿元,其中绿色企业累计授信360.45亿元,银税互动累计授信8.6亿元,已帮助银行审慎审查和拒绝授信申请约12亿元。
持续完善
诚信网站建设不断优化
记者:作为面向社会的信用窗口,徐州诚信网站建设有哪些特色功能?
高义德:不断完善“诚信徐州”网站服务功能,2017年年底,网站经过域名变更,改为“信用徐州”网站,根据国家和省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并结合徐州实际,设计了14个一级栏目,为社会公众查询、获取政府发布信用信息的直接渠道。目前网站在普及信用知识、宣传信用政策法规、公示红黑名单、查询信用信息、发布典型案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徐州市将以深化信用信息应用为突破口,推出符合徐州实际、满足群众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惠民”“信用+便民”“信用+为民”等的信用价值实现模式,让诚信者在徐州有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体会到信用的价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