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打开“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顾大伟从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展、层次加深等层面对如何理解“全面开放”作了深入阐述。
全面开放是各地优势充分发挥的开放。目前,内陆和沿边地区总体上还是开放洼地。顾大伟建议,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统筹推进开发开放蕴藏的巨大潜力,同时应着眼于加强区域协同和衔接,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全面开放是各行业普遍有序的高水平开放。顾大伟坦言,我国服务业开放明显滞后,除了近期宣布扩大开放的金融领域,部分服务业领域开放度仍然很低,还有一些领域设置了严格的外资股比限制。“实践证明,有关行业的开放,不仅没有对产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促进了市场竞争,提升了国内企业和产业竞争力。”
全面开放是投资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就外商投资而言,全面开放贯穿准入前和准入后全过程、各阶段开放。在投资准入阶段,应不断放宽准入条件,扩大行业许可、业务经营范围。在准入后阶段,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高水平便利条件,并且实现内外资企业开放公平竞争。
“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也要扎紧篱笆,建立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顾大伟表示,相关立法进程正在抓紧推进。
他又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拓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和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认识“新格局”的总要求。“过去我们讲开放,对外提互利共赢,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共同愿景,既联通了历史和现实,又形象生动,为更进一步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指明了方向。”顾大伟表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相互促进、双向正反馈的过程,不能偏废,因此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并重”。
在总结时,顾大伟再次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论断,“过去四十年的历史是开放带来发展、开放带来强盛的历史,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主动的开放将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以新气象推动新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