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市场经济体论”不尊重事实

2017-11-14 09:34:07 来源:本网专稿 

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

“市场经济地位”争论的背后隐藏的是反倾销标准的问题

“市场经济地位”最初用于描述国际贸易参与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市场经济地位有两大标准,第一是市场经济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低,第二是国民经济受政府的管制程度。当一国国家垄断经济比重较大,或政府对经济过多干预时,往往会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一国发起贸易保护并启动反倾销调查时,市场经济地位往往就成了其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也是个反倾销标准问题。它涉及反倾销调查中如何确定产品的可比价格,是为进口成员国采用第三国的价格或成本作为比较基准提供法条依据。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国经济体系是否已达到完全市场化标准的问题,它是反倾销方面的技术性问题,仅仅在反倾销方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为了继续坚持对中国的反倾销标准。

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本质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美欧等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究其背后原因,一是美欧等国想继续使用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全球贸易增速已连续第五年放缓,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全球贸易的持续萎靡加剧了各国的保护主义倾向。一些国家无视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性和非歧视性原则,将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防御中国出口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国家份额来看,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集中在美欧国家。各国在寻找替代国价格时,随意性也很大,例如美国曾选择新加坡作为中国彩电价格的替代国,该国生产彩电的各项成本远远高于中国,结果一台彩电的市场价格是500美元,明显高于中国彩电在美国的售价——倾销指控成立,美国据此对中国彩电加征巨额反倾销税和惩罚性关税。过去十几年间,这大大损害了中国企业和工人的权益。WTO数据显示,2000年~2014年间以中国为对象的反倾销措施达到638件,数量占全球的27%。从1980年~2015年,美国有23年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最高,尤其金融危机后,连续7年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份额最高。因此,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往往导致倾销判定容易成立,倾销幅度易被高估,从而使部分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这种方法抹杀了中国在劳动力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而且对于替代国的选择完全是由进口国单方面决定,这一点也是不公平的。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