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更旺了
总书记牵挂着乡亲们的生活。“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麦这个曾经的‘三人乡’,一定能建成幸福、美丽的小康乡,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回信中的祝福,正在变成现实。
玉麦乡党支部、玉麦乡人民政府提供的材料显示,2016年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5752元,比2015年的26202元增长112.7%,位列隆子县第一。
接近5.6万元的人均纯收入,这一数字,在内地的普通乡镇,也是不低的数字。收入2016年比2015年翻一番还多,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虽然交通闭塞,但网络畅通无阻。这两年,随着外来人口增加,玉麦流行用起了微信和支付宝。全乡Wifi全覆盖,4个家庭旅馆和4个小卖部都能使用微信支付。白玛商店的老板娘卓玛拉宗早已熟悉现代支付方式。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不会忘了我们。”央宗说,“我们说的话总书记都能听到,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守边的信心和决心。”
有人,人多了,活动范围大了,才能更好地守卫国土。
1990年后,陆续有人因为到乡政府就业、看上当地姑娘而入赘等原因,搬到玉麦。2003年,18人。2016年,32人。新华社报道,根据规划,明年玉麦要搬进来47户人家,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
一年年,玉麦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玉麦乡修通了公路,建起了小型水电站。2008年投资190万元施工修建水电站,次年9月9日,玉麦乡村民次旦扎西就用上电灯。2011年玉麦乡路通了,当年底,人均收入过万元,实现脱贫。
目前,全乡农牧民群众均按政策标准享受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牧区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全乡农牧民收入中,包括各种政策性收入。如:普惠性边民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及护边联防队员、边防辅警、村医、兽医等补助或待遇。再加上畜牧业、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群众人均收入较高。
卓嘎、央宗姐妹俩欣慰的是,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作为玉麦乡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今年从西藏大学本科毕业,主动报考了乡里的公务员。迎接他的,将是半年多大雪封山的时间里,与全乡农牧民群众、党员干部、派出所官兵一起,不畏艰险,甘于寂寞,坚守在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以前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长辈都能坚守下来,我有义务、有能力把祖国的边疆守护好,把玉麦乡建设得更美好。”索朗顿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