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煤独大”破解“资源诅咒陷阱”

2017-09-15 16:19:47 来源:本网专稿 

着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

煤炭及相关行业是山西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既不能因这些行业遇到困难而谈“煤”色变,也不要指望它们有朝一日还会再现往日风光。推进山西产业转型升级,应按照“依靠煤但不依赖煤、跳出煤但不离开煤”的思路,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既要改造提升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充分的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2015年,煤炭、冶金、焦化、电力等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4%,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都与煤炭有关联,因此,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绕不开煤。要针对行业发展存在的产业链条短、处于中低端环节、绿色发展能力弱、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在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煤化、煤焦钢、煤电铝等联营,构建煤电化、煤电冶、煤电铝材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推动煤炭精深加工和高端转化,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附加值提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支柱产业多元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改变山西产业结构单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要结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山西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先进产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进入全面跃升关键时期,山西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已超过50%,发展空间巨大。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构建连接“一带一路”大通道,打通对接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发挥太原、大同区位优势建设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货通天下”的物流网络体系。要利用好山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山西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大红枣、小杂粮等优质农产品声名远扬。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进入国人厨房餐桌。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