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7-03
改革网讯 根据国家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泰安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主动担当作为,响应国家战略,重点支持黄河流域清洁能源开发、生态修复治理、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等方面项目,对符合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导向的小微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开设审批绿色通道,引导金融资源向生态农业、光伏产业、低碳技术等领域集聚,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今年以来,累计支持黄河流域相关企业贷款余额超 44.67亿元,较年初增长6.11亿元。
构建全链条走访机制,实现精准服务覆盖
泰安银行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闭环制”工作模式,形成“需求摸排—精准对接—服务落地”的完整服务链条。一方面,主动对接政府部门获取重点企业清单,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制定“走访路线图”。例如,针对泰安市某奶牛养殖公司牛舍扩建和设备更新的资金需求,客户经理多次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养殖周期及产业链情况,为其定制300万元乳品供应链贷款,切实解决企业扩产难题。另一方面,梳理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纳入申报清单,建立动态服务台账,实现“储备一批、走访一批、服务一批”的常态化推进。为提升服务效能,构建“总行专班统筹—分行部门协同—支行网点落地”三级联动机制,累计开展银企对接会超百场。泰安银行岱宗管辖行举办“普惠阳光”金融产品推介会,通过面对面解读续贷政策与产品细节,现场促成多笔融资意向,成为政银企协同服务的典型范例。自机制启动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738家,累计授信92.34亿元,为1250家小微企业放款83.94亿元,为413家个体工商户及14家农村合作社分别发放 1.36亿元、3335万元贷款,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稳健发展。
打造立体化产品矩阵,精准匹配多元需求
针对不同领域小微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泰安银行聚焦乡村振兴、民生创业、科技创新三大场景,推出“场景化”金融产品组合。在乡村振兴领域,创新推出“泰山名产贷”“泰山旅游贷”,重点支持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截至目前,已带动70余个特色种植项目落地,助力800余户农户实现景区就业,形成“金融支持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在民生创业领域,大力推广“助业贷”“创业担保贷”,累计发放贷款0.37亿元,惠及200余户创业者,覆盖餐饮、零售、家政等民生行业,成为稳就业、促消费的重要金融支撑。在科技创新领域,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探索“存货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新型担保方式,有效破解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瓶颈。今年累计发放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11.51亿元,惠及195户。
推进全周期服务升级,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泰安银行以“减环节、降成本、提能力”为目标,从流程优化、机制保障、队伍建设三方面发力,打造高效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流程优化方面,建立普惠金融 “极速响应” 绿色通道,实行“第一时间受理、调查、审批、放款”机制,平均审批时效较原来缩短30%。机制保障方面,细化尽职免责标准,明确不同岗位履职要求,对合规操作的信贷人员实行“应免尽免”,将小微企业业务纳入绩效考核,激发基层“敢贷、会贷”活力。队伍建设方面,开展普惠业务营销专题培训,邀请业内专家围绕政策解读、客户需求挖掘、产品创新等内容授课,推动信贷人员从“业务执行者”向“综合金融服务者”转型。(通讯员 王国梁 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