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陈文杰时间:2025-04-28
改革网讯 4月27日,三亚市召开2025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介绍三亚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成效。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牛晶晶做主题发布,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旅文局等多个部门介绍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举措及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红伟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三亚市委宣传部供图
牛晶晶说,三亚紧紧围绕“12345”工作主线,聚力打造“一标杆、五个区”,谋划开展一个总体方案,“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产业营商环境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提升、营商环境影响力提升”四个工程,以及“企业全生命周期护航行动”和“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两个专项行动,形成2025年冲刺一流营商环境的“1+4+2”工作“作战图”。
一个总体方案
主要以《三亚市2025年冲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作为牵总核心,明确2025年冲刺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统筹调度、高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四个提升工程
一是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程;二是产业营商环境服务提升工程;三是企业满意度提升工程;四是营商环境影响力提升工程。将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放在更突出位置重点抓,推出营商直播间、打造“秒懂政务”品牌等7项举措,让更多群众知晓“线上办、掌上办、电话办”、帮办代办等政务便民增值服务清单内容,通过“一鹿快办”的暖心服务,架起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全方位、多层次塑造三亚“尊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营商环境形象。
两个专项行动
一是企业全生命周期护航行动;二是营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三亚市用3年时间,实施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加速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注重源头防控和制度完善,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好文旅企业是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和工作重心,去年以来完成了《三亚市旅游领域失信惩戒若干规定》《三亚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三亚市旅游新业态管理办法》等法规办法的起草工作。对于潜水、游艇这些热门项目,实行“一人一码”“一艇一码”的备案管理,同时加大对潜水等领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健康、公平的发展环境。此外,还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市场主体,设立5000万元的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发展“减负”,为产业发展“蓄能”。落实《三亚市加强文体旅商展联动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兑现给各类涉旅企业奖励资金为1046.07万元,近期还将拨付440多万元用于支持住宿企业提升品质等促旅游消费活动。
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三亚法院将坚持“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狠抓执法办案,聚焦企业所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狠抓执法办案质效,用高质量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软环境”;坚持问题导向,以务实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树牢服务意识,以暖心服务赋能营商环境再优化。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立案、审判、执行、司法作风等方面,认真严肃检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彻底纠治,让人民群众、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司法公正。
三亚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亚海关坚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海口海关的决策部署,在立足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同时,及时研究出台三亚市助企纾困相关举措,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三亚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围绕当前外贸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堵点、痛点问题,在海关职责范围内提出相应的帮扶举措。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制,加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抓好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让企业实实在在享惠。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企有所呼、关有所应,着力提升海关监管服务温度和精度,为三亚市营商环境优化和外贸稳定增长贡献海关力量。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立足服务“南繁”“深海”“国之大者”,聚焦打造自贸港科创高地,围绕“省内标杆、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扎实推进产业培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良好成效:主动靠前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发力助企;坚持科创引领,推动研产贯通;统筹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实施“园区担保贷”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共担方案,已为2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授信融资4749万元。下一步,将围绕企业需求和办事体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要素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和助力海南加快迈入创新型省份行列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关负责人表示,三亚中央商务区作为全省十三个重点园区之一,以“极简审批、智慧服务、跨境便利”为抓手,通过多项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一:信用先行、全方位服务;举措二:多证合一、审批提速;举措三: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下一步将组建以党委书记、局长为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分设13个小组专项推进营商环境指标优化,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