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陈文杰时间:2025-04-17
改革网讯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近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积极营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30年,海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五向图强”领域新质生产力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成为比较优势独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构建“五向图强”领域新质生产力集群
“向种图强”
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实施《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建成种业创新中心、南繁育种科技服务中心、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重大科研设施平台。推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高效运行。推动南繁基地智慧化水平提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
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产业。全方位提高种业监管和南繁综合服务能力。创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与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同步试验机制,加快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转化应用。推进作物、畜禽、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交易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种业优势企业,做强科研服务型南繁种业CRO企业,推进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开放合作高地。
“向海图强”
优化深海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等重大功能平台建设。谋划涉海大科学装置,推动南山港成为全国重要深海科考基地。建设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服务载体。率先推动深海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完善涉海数据共享机制,编制“智慧海洋一张图”。
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传统优势产业,超前布局深海资源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构建“需求牵引、装备制造、示范应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主动对接国家深海工程,谋划“深海智造2035”战略。
“向天图强”
加快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商业航天发射场,有序推动商业航天重大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商业测运控体系,打造火箭回收及可重复使用创新平台。逐步建立成熟稳定的商业航天发射任务机制,实现低成本、高频次、安全可持续的商业化发射。
培育壮大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商业航天发展条例。布局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三大产业功能区。培育壮大涵盖商业发射、星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完善商业航天发射共性服务平台,引进火箭研发制造关键核心环节链主企业,引导上下游企业聚集。建设国际卫星先进制造中心、国际星箭协同研发中心,引进卫星制造链主企业,引进和培育整星一体化设计企业。加大航天数据应用示范推广,推动卫星导航、通信、遥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航天+”经济新业态。推动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备建设,加快布局航天博物馆、航天科技馆等一批文旅创新项目。支持开展太空育种选育技术创新和太空环境验证。探索开展太空制药基础创新。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行动,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向绿图强”
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培育氢氨醇特色产业链。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链。
争做“双碳”优等生。滚动实施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低碳岛为主体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N”标志性工程。开展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打造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丰富产品碳足迹、碳标签应用场景,努力让海南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更低。
“向数图强”
推进智慧海南建设。实施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加快推动5G-A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先行开展6G商用试点,加快建设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统筹布局“核心+边缘”分布式算力节点,打造全岛算力“一张网”。全面推动国际数据交易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卫星互联网等特色数字产业,培育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大力发展游戏服务、影视加工、远程医疗、跨境电商直播、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等各类国际数据服务,推动数字加工贸易发展。支持境内外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数据中心。
加快产业数智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支持海口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灯塔”企业。鼓励数字转型服务商与制造业企业联合组建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平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