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2018年,盱眙县检察院以检察官为原型设计吉祥物,取名“蓝宝”,在国家版权局登记注册,并作为盱眙未检品牌进行推广。2023年,为提高帮教质效,研发了集法治宣传、帮教考察、线索举报于一体的“蓝宝·智慧未检”小程序,线上+线下同步帮教的同时,实现精准普法,获评“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智慧检务创新成果。2024年以来,依托“蓝宝”品牌,结合分级干预、一站式办案等重点工作,打造“蓝宝·一站式”综合保护中心、“蓝宝·红叶”、“蓝宝·红胖胖”等观护基地、“蓝宝·小螺号”普法专栏、“蓝宝·山娃”关爱留守儿童等各子品牌,形成“蓝宝”品牌矩阵,打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组合拳”。
一、品牌升级:构建“蓝宝”矩阵体系
为实现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盱眙县检察院联合公安引入多方社会力量,推出“蓝宝·引航计划”,寓意对偏离正常成长轨道的罪错未成年人,借助本地特色资源和优势,根据罪错程度和风险等级,结合本地罪错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制定精准帮教计划,递进式开展干预矫治工作。社会观护工作为重中之重。具体如下:
(一)“蓝宝·红叶”观护基地
2024年4月,联合公安、社会组织与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所在公司共建“蓝宝.红叶”观护基地,打造集农耕实践、亲职教育、法治学习于一体的耕读式观护帮教场地,13名观护对象全部完成观护帮教任务,4人复工、1人重返学校,《检察日报》两次刊登该项工作,一个案例获省级典型案例。这个基地主要侧重于思想纠正和行为矫治,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一个“缓冲带”。省检察院女检协、市委巡察组等现场调研。
(二)“蓝宝·红胖胖”观护基地
今年,在运行“蓝宝·红叶”观护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基地类型,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更多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选择。经过前期的调研、座谈,决定将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做法也得到市检察院薛国骏检察长的充分肯定。4月份,会同公安、人社、盱眙龙虾职业培训学校共同打造了以龙虾产业链为主题的“蓝宝·红胖胖”技能培训型观护基地,为入驻基地的观护对象量身定制包含职业技能培训、法治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特色内容的全周期帮教方案,形成“耕读式帮教+技能型培训”闭环式社会观护体系,实现“培训一人、安置一人、稳定一人”的矫治目标。
二、观护基地:精准施教助力回归
1.小龙案:热辣滚烫的人生
15岁的小龙,因父母疏于管教,在武校结识了一批逞强斗狠的同龄人,平日抽烟喝酒、纹身打架,是社区有名的小混混。2024年,小龙因犯抢劫罪被我院附条件不起诉,走进“蓝宝·红叶”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在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的观护帮教下,和父母一起包月饼、聊未来,与父母和解;向被抢的朋友真诚道歉,与朋友和解;重回格斗赛场,与自己和解;放下思想包袱的小龙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成长为职业拳手并获得了2024年斯巴达勇士杯国际擂台赛80kg量级的一等奖,收获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
2.小阳案:我绝不给未成年人文身
17岁的小阳因犯盗窃罪被我院附条件不起诉,是蓝宝·红叶观护基地最早的观护对象之一。初到基地的小阳在炎热的夏天也会穿着长袖长裤遮住自己的文身,小阳的妈妈提起小阳的文身也非常反感。在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的观护帮教下,小阳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主动提出想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成为一名优秀的文身师。社会观护基地结合小阳在观护基地的良好表现,向盱眙县检察院出具一份附带职业规划的评定报告。检察机关及时调整帮教方案,同意小阳前往常州某文身培训机构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蓝宝”智慧未成年人检察平台进行动态监管。2024年7月,被不起诉后的小阳已顺利成为当地一名文身师,他表示其不但拒绝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还会劝诫未成年人不要文身,并针对未成年人提供低价的文身清洗服务。
3.小石案:带回家给妹妹吃
小石自幼父母离异,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中专毕业后就在社会上游荡。2025年,小石因犯盗窃罪被我院附条件不起诉,进入“蓝宝·红胖胖”观护基地,接受专业的龙虾烧制技能培训。在师傅耐心教导时,小石总是站在最前面观摩学习;学员排队试烧时,小石总是第一个举手上前;在其他学员烧制时,小石主动帮忙切好配菜,是观护基地里表现最好的学员。当小石烧出自己的第一份十三香龙虾时,激动得脸都红了。在请师傅点评后,小石不好意思地提出想把剩下的龙虾带给姑姑家的妹妹吃。陪在一旁的姑姑感动地说自己的女儿和小石一起长大,虽然小石走错了路,但是依然是女儿的哥哥,自己的侄儿,一定会配合检察机关帮助小石重新走回正道。
4.盗版教材案
盱眙张某(91年出生,书店经营者),曾因从事教材发行、销售违法,先后4次被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经营期间发现中小学教材需求大,在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从上家购买盗版教材,利用亲友身份注册16个淘宝店铺,销售语数外等中小学盗版教材,金额达784万元、非法获利140余万元。目前,以涉嫌销售著作权复制品罪,被提起公诉。系列案件,被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
三、创新实践:凝聚合力织密保护网
(一)“人大+检察”监督模式
为增强人大依法监督和检察院法律监督刚性,融合用好两种不同监督方式,打造监督共同体,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创新推出“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模式。经过三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
如针对我县部分学校周边存在食品、交通、防疫等安全隐患问题,涉及多重管理,由人大牵头召开座谈会,直面问题、现场交办,检察院会同人大向五家职能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共同推动盱眙县人民政府出台《盱眙县城区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针对未成年人吸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侵害身心健康,联合烟草、公安等5部门出台《关于建立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含电子烟)侵害协作机制的意见》,在全县开展烟草经营场所专项治理行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零触烟”环境建设,该案例被评为江苏省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二)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盱眙留守山娃较多,因留守致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或遭受侵害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检察机关联合民政、妇联、人社、人大等部门聚合力精准开展关爱工作。
1.春节前后,连续两年联合县人社部门在就业广场共同发起“春风行动助力返乡”招聘会活动,以办理的真实案例故事为在外务工父母讲述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和不利因素,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呼吁他们回乡就业,实现带娃、赚钱和助力家乡发展三不误。
2.针对确因生活所迫无法返乡的家庭,连续三年联合民政、社工一起陪孩子们过除夕,县委主要领导受邀参加,通过暖心陪伴让爱不缺失,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三观,遵纪守法、好好学习。
3.与“山爸山妈”公益服务团队志愿者联手,定点帮扶盱眙县桂五镇寄宿制学校的20名留守儿童,为孩子们在生活、学习、心理、思想等各方面提供关爱和帮助,为他们走好人生路引导方向,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创意普法
1.研发“蓝宝·智慧未检”平台,开设“法治课预约”通道,由学校按需下单,法治副校长精准送法,实现双向奔赴。传统课堂+法治研学相结合,让法律知识从书本“跳”进现实,通过“环保知识一站到底”“垃圾分类大作战”“我是小小检察官”“模拟法庭”“只有我知道”等活动,将法治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2.开设“蓝宝·小螺号”专栏
改编经典童谣《小螺号》作为普法主题曲,依托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小螺号”普法专栏,以AI动漫、微视频等形式定期推出热点普法内容。同时,与五墩实验小学合作,利用上学路两侧空白墙,打造“小螺号”主题法治文化墙,成为兼具法治教育意义与趣味性“网红打卡点”并被县委宣传部确定为“青少年研学推荐点位”。已有来自五墩小学等3所学校的1000余名学生在这里开启法治之旅。
供稿单位:盱眙县人民检察院